近期房市因央行頻頻拋出連續震撼彈,引發全民高度討論,但究竟是真打房還是假打房? 誰會被影響? 買方和賣方該如何應對? 我們該如何解讀選擇性信用管制、升息和限縮貸款年限。
房價快速上漲,想存錢買房的預算只能不斷往上加,但隨著央行可能跟進升息、限縮貸款年限等隱憂步步進逼,恐再加重購屋族房貸支出,但現階段買房預算在總價千萬元左右,想買新房還有什麼選擇呢?
央行總裁楊金龍日前於立法院回覆立委質詢,鬆口可能限縮房貸年限的作法,引發輿論反應,讓央行在隔日緊急指出,有關總裁所說的限縮貸款年限,可能會針對「受限房貸」的四種對象;專家指出預算有限的換屋族也會受到衝擊,但的確可能因此阻斷投資客的逃生機會。
央行總裁楊金龍昨日首度鬆口第5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可能實施的作法,當中提到限縮房貸年限也是可能作法,此話一出,讓民眾反映爆棚,希望央行打炒房不要錯殺無辜,專家也紛紛指出,此舉只會讓民眾買不了房,建商蓋好房子後也無解。
購屋族房貸族要注意了!央行總裁楊金龍今(12日)日表示,選擇性信用管制還有空間,第5波或許可能瞄準20年、30年房貸期限、第2戶房貸成數限制,以及鎖定熱區房貸成數等方向,希望讓房市軟著陸。並且是否升息,主要考量通膨狀況,特別提醒民眾對於財務槓桿的管理必須更審慎。
央行13日邀集36家金融機構召開「強化銀行購地貸款風險控管措施」會議,要求銀行訂定內規,落實借款人依限動工興建,避免金融機構資金流供養地、囤地,明訂「一定期限」為18個月,超過未動工將按比例收回貸款或提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