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宅是政府政策產物,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擔任開發商,委託營造商建造,在當時時空背景下,以低廉價格銷售,讓民眾擁有自己的住家;至於軍宅則是原為安置眷村榮民,可能從原基地改建,或新基地所建。在歷經閉鎖期後,兩者產品常常被混淆,一般民眾常將軍宅誤認為國宅。
台中市人口突破285萬人,其中全市最大里「廍子里」就落在北屯區,北屯區也是台中市最大區,共計31.1萬人,區內有9個里人口超過4千戶,而廍子里則是有1萬2164戶、27079人,光這一里的人口、戶數就已經高過中區、新社區、石岡區、大安區、外埔區、和平區等六個行政區。 拜重劃區發展所賜,廍子里在近十年來人口數快速攀升,近期總戶數達1862戶的「心之所向」陸續交屋中,更將帶動一波人口移居熱,廍子里人口勢必再創新高。
台南市政府今(2)與春福建設舉行「臺南市北區延平段九六新村眷改土地都市更新案簽約儀式」,由市長黃偉哲及春福建設副總經理李富正共同簽約,將於116年動工,並預計於120年完工至少250戶社會住宅。
過往被視為嫌惡設施的醫療院所,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房市新寵兒?除了因社會面臨少子化、老人比例上升,醫療需求隨之增加,再者,醫療發達延長國人平均壽命,長照、醫療需求更被重視,過往對醫療設施的恐懼,從接受它再到需要它,間接推動醫療園區周邊成為自住客,尤其是準退休族、橘世代的找房大熱門。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迫在眉睫,最新資料顯示,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達441.6萬人,占總人口的18.87%,距離世衛組織定義的超高齡人口比例為20%僅一步之遙,趨勢使然推動醫療及長照需求持續湧現,醫院也從嫌惡設施躍升為房市新寵兒,台中近期就有四個醫療院所成形中,區域房市率先看漲。
桃園捷運綠線首列列車將於今 (2024) 年底進行試車,意味著桃園捷運工程邁入重要里程碑。未來,由於桃園火車站地下化,打破以往前後站隔閡,整合為以交通、時尚、快節奏的「新站北區生活圈」;以及綠地、校園、宜居日常的「新站南區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