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被視為嫌惡設施的醫療院所,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房市新寵兒?除了因社會面臨少子化、老人比例上升,醫療需求隨之增加,再者,醫療發達延長國人平均壽命,長照、醫療需求更被重視,過往對醫療設施的恐懼,從接受它再到需要它,間接推動醫療園區周邊成為自住客,尤其是準退休族、橘世代的找房大熱門。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迫在眉睫,最新資料顯示,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達441.6萬人,占總人口的18.87%,距離世衛組織定義的超高齡人口比例為20%僅一步之遙,趨勢使然推動醫療及長照需求持續湧現,醫院也從嫌惡設施躍升為房市新寵兒,台中近期就有四個醫療院所成形中,區域房市率先看漲。
台中社宅接力動土,光今年就有西屯中央公園好宅、東區干城好宅、西屯國安二三期好宅及豬事圓滿好宅開工,4日大里區光正段第三期優質好宅動土,台中市長盧秀燕喊出社宅戶數「任內有信心達1萬戶!」照顧更多市民居住需求。
新北市長侯友宜日前針對「銀新未來城」長照園區計畫進展緩慢,批評中央僅「兩年開一次審議會」,使得計畫推動陷入停滯。他表示,自 2020 年提報至今,中央要求補充的文件未來才準備完整送審,預計 11 月上旬會再度提報。侯強調,市府已盡力配合中央所有公益回饋的要求,期望能在其任期內讓該計畫動工。
賣房有賺錢即需繳納房地合一稅,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9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63.8億元、年增77%,累計前9個月,今年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已高達501.5億元,年增率達9成,為歷年同月新高,而一年申報一次的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收,9月實徵為291億元,則為歷史新高。
內政部統計顯示,台灣 65 歲以上人口已達 415.8 萬人,占總人口的 17.8%。這樣的數據引發了對銀髮商機的關注,特別是在住宅市場上的需求變化;國家發展委員會預測,到 2025 年,這一比例將突破 20%,意味著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