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2025年高雄城市發展最重要的兩大亮點,包含中央支持的「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以及「高鐵南延進入台鐵高雄站」兩大計畫,是足以讓未來高雄城市整體經濟活力再次提升,以及打造城市交通新核心樞紐的全新題材.至於2024年受到颱風豪雨侵襲的天災事件,也將逐漸改變高雄長期置產方向,同樣值得重視.
高雄市房市熱度持續攀升,今年土地交易市場表現亮眼,十大土地交易中有八成以上由品牌建商購入,總價破百億元,顯示建商對高雄房市未來發展極有信心。
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日前接受邀請,至台南崑山科技大學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學系演講,分析「2024市場回顧與2025的市場展望」,他提及目前在政府信用管制下,房市趨於冷靜,而事實上他也強調,若沒有新青安補助,房市早應回歸盤整狀態,不過對於未來台南房市,長線來看仍非常值得期待。
根據國科會統計,南科去年營業額中達1.5兆元產值,屢創歷年來新高,今年預估將可上看2兆元,正式超越竹科成為台灣第一大科學園區,且園區內就業員工超過9萬人,過去雖有L、M區可供住宅用地開發,但園區周邊苦無商業機能可提供服務,導致許多園區工作的人為了機能而往市區通勤,而現在新開闢完工的F、G區則規劃商業區結合住宅用地,將可彌補商業區之不足。
過往被視為嫌惡設施的醫療院所,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房市新寵兒?除了因社會面臨少子化、老人比例上升,醫療需求隨之增加,再者,醫療發達延長國人平均壽命,長照、醫療需求更被重視,過往對醫療設施的恐懼,從接受它再到需要它,間接推動醫療園區周邊成為自住客,尤其是準退休族、橘世代的找房大熱門。
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轉為買方市場,市場上投資客陸續平轉、賠售物件,現金族迎來淘寶良機。專家建議,手握資金的買家應積極出價,搶攻議價空間,以掌握當前房市調整期的最佳入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