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在新的一年一定會面臨到分戶貸款排隊的現象,這是必然的!」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9)日直言,建商無法回收資金,現金流大減,在新的一年不會再買地,預估土地市場會降溫50%,並且熱度退燒下,不管是蛋黃區、蛋白區土地價格會跌15%。
今年政府的打房政策對房市造成較大影響,但仲量聯行卻用數據狠狠打臉傳統印象,證明商業不動產市場不僅未受影響,反而「租金越壓越高」。2024 年,台灣商辦有效租金在大中華區亮眼的表現引人注目,其中台北市核心商業區的租金成長幅度和空置率甚至打趴上海、東京等亞太地區大城。
西藏7日發生6.8級強震,威力約半個921,再次喚起台灣社會對老屋改建、都市更新與防災的討論與重視,統計指出,全台屋齡超過30年以上住宅正式突破500萬戶,佔比高達一半,但目前都更、危老誘因不足,全台恐陷入都更牛步窘境。
房地產市場再度出現罕見案例,一名購屋者利用貸款名義以「購置冷凍櫃設備」申請銀行周轉金,但實際卻將資金挪作買房使用;除了違反貸款規範,更遭到銀行加收違約金。央行隨即表態,將進一步加強監控貸款流向,對違規行為絕不手軟。
2024 年,高力國際迎來成立 35 週年,並在年度季報中宣布創下史上最佳業績;AI 與半導體產業的強勁需求帶動工業不動產市場繁榮,全年交易額高達 1,085 億元。然而,在政府嚴厲打房政策的影響下,不少建商開始轉向商用不動產市場,但這樣的趨勢也引發高力國際總經理劉學龍的憂慮。他指出,建商轉型投入商業地產雖然看似合理,但可能導致市場上出現「奇怪的產品」,對產業生態構成挑戰。
台灣工業不動產市場正站上新高點,高力國際指出,2024 年在 AI 和半導體帶動下的亮眼成績,僅是台灣工業不動產市場崛起的起點,接下來的三年將迎來更多國內外資金與企業的投入,台灣完善的供應鏈和世界領先的半導體技術,讓工業不動產成為國際買家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