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捷運共構大樓產品,因其便捷交通與區位優勢,因此捷運共構產品也較不受市場波動影響,相對保值,根據實價觀察,近期交易4棟捷運共構商辦,每坪均價已破百萬元,均漲幅超過2成,而近期是出的頂辦中山捷運站共構大樓,據悉已有多組投資人積極評估備標。
矗立台北18年的京華城購物中心,將在11月30日結束營運,中石化規劃拆除地上物,並興建商辦大樓,預定2023年完工。
近年各地新興重劃區崛起,不僅吸引人口大量移入,重劃區店面因具有「低基期高成長」的投資潛力,也開始受到置產族群的關注。業者看好,在台商持續回流下,重劃區店面將會是下一波高資產族群鎖定的置產標的,最近甚至有建商一改過去惜售心態,將手中多筆精華店面釋出,詢問度相當不錯。
瑞普萊坊發表今年第3季全球豪宅指數,台北市豪宅價格年漲8.9%,位居亞洲第1、全球第3。瑞普萊坊指出,台灣未來豪宅供給稀缺,在庫存順利消化後,價格欲降不易,而建商則是將注意力轉向商用市場,預期在明年總統大選後,市場整體仍看多,買方應會繼續加碼進場。
國際獨立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表2019年第三季「全球豪宅指數」,台北市豪宅過去大多吊車尾,今年第三季年漲8.9%,排名全球第3、亞洲第1,業者分析,市場受惠於美中貿易戰所帶來的資金、產業回流效益,以及股市、未來經濟成長的樂觀預期,自住、置產、避險買方三門引擎帶動豪宅價格起漲。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9年第2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微漲,6都中僅臺北市較上季下跌,其餘5都價格均上揚,此外,房價負擔比部分,北市已連續3季上揚,專家表示,不少都會區房價都已創下歷史新高;而學者認為,中南部房價已漲不知多少倍,已從「區域性」的負擔不起,蔓延成「全國性」的負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