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期向立法院提交「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檢討」報告,強調過去幾年打炒房政策已帶來五大成效,包括房市降溫、購屋預期心理下降、無自住貸款優先、金檢 160 次,以及降低金融風險。然而,房市專家李同榮直指,這些「成效」實際上只是政策與市場脫節的結果,交易量萎縮、房價背離、銀行放款受限等問題,反而讓市場更扭曲,房市的長期健康發展令人憂心。
桃園捷運綠線首列列車將於今 (2024) 年底進行試車,意味著桃園捷運工程邁入重要里程碑。未來,由於桃園火車站地下化,打破以往前後站隔閡,整合為以交通、時尚、快節奏的「新站北區生活圈」;以及綠地、校園、宜居日常的「新站南區生活圈」。
央行將在本周(13)四理監事會議提出最新的打炒房措施,外界矚目金管會是否也將採取行動?對此金管會回應,雖然目前尚未要針對國銀不動產授信作專案金檢,但已將國銀的不動產放款信授信列為金檢重點,在金檢時會將不動產授信風管、法令遵循、以及金融機構是否落實執行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作為金檢時檢視的三大重點。
基泰建設興建中的建案台北市「基泰大直」,於去年9月7日晚間因建案施工不慎造成鄰房坍塌毀損,總計影響197戶、367人,事件至今已7個月,受災住戶只盼能早日回家,而檢方在29日偵結,依違背建築術成規等罪嫌,起訴基泰副理邱丞鴻、工地主任張博翔、建築師王德生等5人,其中有3人北檢更建請法院從重量刑。
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土地銀行7月底不動產逾期放款金額,較2022年底增加 1.35 億元,上升 0.009 個百分點,表示貸款人還款不穩定,預算中心提醒明年不動產市場經營環境混沌不明,相關放款必須審慎小心。
央行針對8縣市增訂「第2戶貸款上限7成」的打炒房措施,引發市場負面聲浪,不少專家認為,對於部分換屋族的購屋計畫會被打亂,央行刻意抑制市場交易,房市「三低」續延燒。不過高源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陳碧源則直言,因為央行在這次不採取升息的手段,才硬是弄了一個效果不大的「呼攏措施」,這樣新措施其實「有跟沒有一樣」,沒想到一實施央行就被罵到臭頭,恐怕連總裁楊金龍都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