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2024年招商投資創歷史新高,金額突破1,021億元,較2022年成長近50%,顯示高雄吸引外資與企業投資的競爭力,其中重大項目如「左營高鐵科技之心」都更案、捷運橘線與黃線聯合開發案,帶動周邊商業與住宅價值;從產業來看,北高楠梓園區、橋頭園區已蓄勢待發,而88公頃的白埔產業園區昨(19)日亦通過環評,預計年中可完成規畫設置;位於南高雄的亞洲新灣區亦吸引了國際大廠輝達、鴻海、宏達電、信驊科技等企業進駐,推動產業轉型已成必然。
據實價登錄,全台預售案成交單價在2024年仍是漲聲響起,預售案成交單價以基隆市年漲幅35%最多,苗栗縣、嘉義市則以24.1、23.6%名列亞、季軍。
據預售屋實價登錄資料,觀察2024年下半年7月至11月十大預售屋交易熱區,台中市北屯區累計共有75案,合計賣出1,657戶,相當於每天平均成交10戶,交易火熱程度遙遙領先全台各行政區,值得一提的是,苗栗竹南鎮以黑馬之姿竄出,是唯一非屬六都的行政區。
2024年推案量前十大建商,呈現大洗牌,前十名不再是北部建商的天下,寶佳、興富發去年推案量仍逾千億元稱霸,寶佳更是一口氣推出約8500戶,總銷高達1858億元,穩坐冠軍,而隨著中部產業及房市起飛,富宇、聯聚及豐邑等「台中幫」開始嶄露頭角。
七大都會區近日陸續公布今年土地公告現值,也揭曉各縣市的「地王」,觀察周邊房價,5年來漲最多的莫過於新竹縣,漲幅超過9成,周邊房價從每坪26.3萬,飆升至50.2萬,特別的是新竹市地王為城隍廟旁中山路角地,漲幅4成,每坪單價37萬元,兩區有顯著差距。
高房價壓力下,總價市場讓小宅逐漸成了雙北購屋主流,近五年房價漲勢更勝過大宅。據實價登錄,台北市、新北市近五年25坪以下小宅交易量持續攀升,其中,台北市大同區與新北市三重區小宅交易占比增長最快,而中山區小宅交易占比已高達50%以上,每2件交易就有1件是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