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地緣政治影響,太平洋島國資助計畫美國卡關,再加上美國今年迎來總統大選,牽一髮動全身,即將影響全球局勢,牽動高資產族群敏銳神經,海外房產開發商觀察,近來諮詢海外置產人數大增,除資產配置、為下一代找房外,更有準備舉家移居海外者,其中,又以發展最有潛力、政經環境安全的溫哥華,成為高資產族群的首選。
不少人因房價高漲而擔憂結婚生子是否能負擔,不過據全球房產數據網站Numbeo的房價所得比資料,發現全球房價負擔最重的前10個國家或地區,有7個國家生育數平均都在2以上,反觀台灣,買房負擔最重的台北市,生育率竟還高於新北市與台南市。
涉嫌「The Sky Taipei台北天空塔」掏空案的碩河開發董事馬廷海,日前遭香港女富商陳慧芳,以債權人身分向香港高等法院第一審法院聲請破產,據傳潛在債務高達數億美元。由於馬廷海另出任一起銀行76億元聯貸案保證人,擔保品還是台中豪宅建案「新朗日匯」,後續是否引發連鎖效應,備受關注。
內政部公布外國人來台購置不動產數據,2023年外國人取得建物為1042棟,數量為房地合一上路後新低,僅優於房地合一上路當年,更為近7年以來的交易量新低,年減約13%,此外,取得土地所有權表現也不佳,比前年減少7.8%,專家指出,政策與地緣政治為量縮主因。
仲量聯行全球房地產景氣調查,亞太區整體態度較美洲及洲中東非洲地區樂觀,對比美洲地區有超過一半的投資人傾向保守,在亞太區有 49% 認為接下來六個月的房地產景氣將會改善,遠遠超過美洲地區的 22% 及歐洲中東非洲地區的 29%。
全國商總主席、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對新總統提出七項建議優先推動政策,包括兩岸、能源、貿易、觀光、投資、金融、人口等,希望新任總統在今年520走馬上任後,先召開國是會議或論壇,邀集各黨派及企業家廣納建言,制定國家級的對策與戰略,才能讓台灣更具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