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照顧身障者、低收、中低收入戶居住權,內政部於本月11日部務會報修正放寬申請房屋租金補貼的所得標準及無自有住宅認定標準,並刪除購屋及修繕補貼貸款年限限制,且增訂展延寬限期等彈性措施,以加強保障弱勢民眾。
大面積帶租約的店面似乎仍市場青睞,根據實價登錄顯示,觀察高雄近年2百坪以上大店面交易量,2019年38筆,2020年達44筆,似乎略有增溫趨勢。去年初楠梓的3C家電賣場的透店,也以2.6億帶租約出售,台南仁德的生鮮超市店面以2億4668萬易主,顯示賣場加持的大店面頗受市場青睞。
今(2)日六都公布2月買賣移轉棟數資料,買賣移轉棟數為1.6萬棟,低於去年同期的1.8萬棟,不過前兩月的移轉棟數六都為4萬棟,較去年同期增加18%,其中以台中和桃園表現較佳,台中年增更近3成,專家分析,前2月反映今年仍延續交易量連續反彈的趨勢,政策雖然積極打炒房,但對於一般自用影響有限。
台中五期重劃區接連傳出數筆破億不動產交易,據實價登錄揭露,去年9月台灣微米科技,以1.68億買下公益路含地上物約112坪土地;10月又有7位陳姓自然人海砸3.3億,購入大墩十二街的元春企業大樓全棟房地。房仲業者分析,市場資金多、利率低,法人、企業主積極投入具收租或開發效益物件,促使五期掀起一波養地風潮。
去年房市大好,全台買賣移轉棟數飆破32萬棟,全台各縣市交易量也多呈上揚走勢,如新竹市年增51.5%成長最多,不過主要都會區中卻有三個縣市交易量走跌,分別為台南市年減0.6%、彰化縣年減9.9%及南投縣年減11.6%,業者表示,竹科每年有15萬就業人口,是相當龐大的人口紅利,且平均薪資高、購買力強,使得交易量居高不下。
為迎接疫情後的國際局勢及台灣產業再提升,經濟部積極推動的「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至今已吸引超過500間企業參與,當中不乏在全球擁有高市佔率的優質台商。全球人造石材前十大品牌的維閣實業,去年底也通過經濟部審核,未來除了將投入35億元打造破百億生產銷售產值,並成立名緯建材實業有限公司,提供台灣建築業世界級的石材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