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工業不動產市場正站上新高點,高力國際指出,2024 年在 AI 和半導體帶動下的亮眼成績,僅是台灣工業不動產市場崛起的起點,接下來的三年將迎來更多國內外資金與企業的投入,台灣完善的供應鏈和世界領先的半導體技術,讓工業不動產成為國際買家的焦點。
2024 年台灣不動產市場展現非凡的成績,全台大型土地及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達新台幣 4,027 億元,年增幅達 53%。世邦魏理仕(CBRE)指出,這股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建商與自用型企業的購地熱潮,土地交易金額更較去年翻倍增長 116%,然而,隨著市場走向更加複雜,2025 年可能迎來新的挑戰。
2025 年,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在雙重推動力的引領下,持續走強。半導體產業的快速擴展與政策釋放的資金活水成為市場增長的兩大核心驅動力。戴德梁行最新報告,2024 年第四季商用不動產交易總額達到 237.7 億元,全年累計接近 1,480 億元,市場活力不減,吸引投資者高度關注。
土地是有限資源,一旦被開發後,就得面臨數十年甚至百年的定型,而過去被歸類沒有價值的土地,也有可能透過政策或重劃手段,讓土地重新獲得重生價值,比如在不動產市場中常被關注的「福地」。當過去被視為「福地」的墓地區域,隨著遷移與重劃,逐漸蛻變為高價地段,例如虎尾寮重劃區、水交社重劃區、82期重劃區、海科大東側區段徵收(高雄海專東側農業區)、仁武覆鼎金公墓等,搖身一變現在都成為炙手可熱區段,土地行情更是大幅攀升。
央行近來針對國銀不動產放款政策進行大幅調整,要求各銀行提交報告以檢討其不動產放款比例,甚至多數報告被退件要求重交。據悉,央行已針對土建融和住宅貸款設下嚴格的「減量」規範,包括將不動產放款占比降至 36% 以下,同時將土建融案的承作門檻全面提高,無疑給房地產市場帶來更大的降溫壓力,也使銀行業者面臨調整業務結構的挑戰。
全國各都陸續公告新年度土地現值等訊息,台南市今日宣布,114年公告土地現值,全市平均調幅為6.07%。此次公告土地現值的最高地價仍由中山路、民族路及西華南街交界的新光三越中山店商業區蟬聯地王,每坪公告土地現值達115萬元。地后則由新光三越新天地店所在的西門路一段商業區奪得,每坪公告現值為11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