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楊金龍今(10)日上午於立院進行書面報告,而外界關注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楊金龍表示,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還有精進空間,過去在雙北特定區域限制貸款成數效果確實蠻好,接下來不排除是選項之一。
中華民國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全聯會18日發布新訂「第十三號公報─地上權不動產於金融機構設定抵押權估價報告書範本」讓新的地上權估價模式,可以協助銀行辦理地上權住宅時的估價作業,期望可提高核貸意願、提高貸款成數、降低貸款利率,推動地上權政策,降低民眾居住成本。
新冠疫情滿2年,台灣的房市並未如疫情剛開始時預測會跟與當年碰上SARS一般走跌,更因防疫成功,經濟表現亮眼,加上低利率與資金回流,讓房市逆勢升溫。中華民國住宅學會與政大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共同主辦「新冠肺炎疫情與房市發展」,對於疫情影響下房地產市場變化、政策風向以及產業因應等議題深入探討。
央行13日邀集36家金融機構召開「強化銀行購地貸款風險控管措施」會議,要求銀行訂定內規,落實借款人依限動工興建,避免金融機構資金流供養地、囤地,明訂「一定期限」為18個月,超過未動工將按比例收回貸款或提高利息。
央行去年12月以來,已經第4次出手,展現對金融機構控管的決心,有助銀行降低授信風險,但近期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高,為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避免流供囤房、囤地之融資,只好再祭四大限貸。對投資客來說,不僅貸款成數受到影響,連小型建商不能養地,只要購地取得,就要趕緊開發。
中央銀行今(16)日召開第4季理監事會議,再祭第四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重點主要擺在降低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並針對囤房與囤地進一步限縮貸款成數。專家認為,央行此舉已對槓桿操作過大的投機客帶來資金壓力,若搭配相關部會近期的打炒房措施,殺傷力將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