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區域買氣的家戶購屋比,六都在今年前三季買氣全面走弱下,數據都低於去年同期,買氣一向暢旺的桃園市減少0.5個百分點,縮幅最大,而台北市更創下6年來家戶購屋比新低,意即今年前三季平均每100戶不到2戶買房。
高力國際第三季報告指出,商辦市場在2024、2025與2026年新大樓陸續完工,空置率將有可能會落在6.5%,提供企業更多新的選擇,且國內企業將領先外資企業決策快速,預期為商辦市場帶動新一波租金行情;因壽險業者受限於 2.845% 收益率規定,土地交易今年出現僅 1% 的成交量能,反倒提供自用與非傳統機構法人進場的時機點,應把握機會趁勢布局,今年以商辦、廠辦為為最大宗交易,以製造業類為最強力買家。
高力國際調查近5年來五都及新竹縣等區域內,共15處主要工業區地價走勢,調查指出因低基期的關係,越往南部走,漲幅越明顯;高雄市本洲產業園區漲幅達125%最驚人,其次為台南市麻豆工業區漲幅達89%,第三則是高雄市大發工業區漲幅達56%。盤點這15個主要工業區,除新北市少數幾個地價基期已高的工業區,其它工業區5年地價漲勢至少2成起跳。
政府積極打炒房,房市交易量在近一年交易動能明顯不足,但據統計,房價並未明顯下跌,反而呈現價小漲量縮的價量背離走勢,房市專家預測上半年交易量已脫離此波谷底,下半年交易量將回溫,但超漲區域房價將明顯鬆動,房價進入盤整期,全年交易量預估28.5萬棟以上。
消費者購屋要注意了,購買預售屋的「預收款」並非全部都有銀行信託的保證,近日銀行端發現,除了北部(新竹以北地區)之外,中南部建商大多數在蓋預售屋時,未全數交付銀行信託,而改採建商集團的母子公司互保的方式進行,消費者保障更增加風險。
平均地權條例新法在7月上路後,政府再於8月推出新青安房貸,利率破盤價的補貼政策,也似乎為房市注入一絲活水,業者更大肆宣傳刺激買氣,確實吸引年輕人出來賞屋買房,也傳出業者以「用租金賺價差」話術來催買氣,但專家指出,寬限期雖然延長到5年但屆時還是需要連本帶利繳納,並且政策如能持續延續,才會真的幫助到市場買氣,以及現行高達8成市佔的預售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