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囤房稅衝擊層面廣,財政部已確定不針對囤房稅修法,而是交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然而,台中市政府今日拍板定案「台中市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修正草案,不僅持有4戶以上將被課以3.6%最高稅率,針對預售建案的3年銷售期大限也未放寬,有業者認為,在中央打房、地方加稅的雙重夾擊下,將對中小型建商帶來莫大衝擊,呼籲市府能再審慎評估。
央行打擊炒作再出招,限定建商購地貸款需在18個月內開工。房仲業者皆認為,大型建商因資金充沛,影響有限;小建商則是首當其衝的業者,預估短時間購地速度放緩,購地規模縮小。
2021年5月疫情大爆發,全台實施超過2個月的三級警戒,但疫情卻從未澆熄房市的熱度,根據戴德梁行統計,2021年全台土地交易量達2893億,未能締造連續3年衝破3000億新台幣的紀錄;對於2022年的房市趨勢預估,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用「虎嘯市場只剩貓聲」形容市場將會趨於平緩,黑天鵝將會變的更大隻。
中央行銀昨(23)日召開理監事會議,宣布利率「連六凍」,但房市管制再加重,第三度出手打炒房,央行本次鎖定六都與新竹縣市第2戶房貸,並調降購地貸款、工業區閒置土地抵押貸款成數上限,提醒自然人的財務槓桿且避免地價上漲帶動房價。
隨著國內疫情趨緩,建築業者樂觀看待下半年房市,大台中不動產開發公會也指出,疫情對房市影響逐漸淡化,遞延性買盤出籠,大型建商在解封後積極湧進推案,預估台中今年房市推案量將與去年持平,全年總銷甚至可達3000億元水準。
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上路後,限縮建商土建融貸款成數,不少中小型建商轉往舊市區整合危老建築物基地,根據營建署統計,台中市今年第一季受理危老重建激增至30件,不只超越雙北地區,且為今年危老最熱的直轄市。專家則指出,對於中小型建商來說,危老重建開發效益大,除了可節省20%的開發成本,同時也能解決因限貸令導致的自有資金不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