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金龍海嘯」後,各大房仲交易量雪崩後回溫,11、12月不少賣方誠意降價,因而成交量小幅回溫,不過蛇年農曆年在1月底,放假天數多、購屋腳步也放緩,據四大房仲今(24)日公布自結門市交易量,皆較上月衰退,約7%~28.3%。
中台灣代銷天王萬群地產日前舉辦「蛇舞飛揚」萬群尾牙旺年派對,回顧龍年房市表現,董事長謝坤成指出,房市第七波信用管制確實打到命脈,但這屬於政策性干擾,對整體房地產基本面並無影響,「房市還有30年好光景。」
台南市政府地政局最新公布113年第四季不動產交易數據,其顯示市場交易量出現明顯下滑,土地與建物移轉量雙雙有減少趨勢,這也展現了央行信用管制政策及限貸措施對房市的影響。
臺南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王世勲近日指出,不動產市場在政府與央行的一連串政策壓制下,景氣急轉直下,尤其是在制定政策過程中,政府完全排除相關公會與協會的參與機會,導致業界無法向決策單位表達立場,這種單向決策的模式,不僅讓龐大的從業人員面臨嚴峻挑戰,也讓市場秩序變得更加紊亂。
全國房市隨著第七波信用管制政策推行,各地案場進入冷靜期,高雄也不例外。少了過去一開案就幾近完銷的投資熱潮,市場從短期投資轉向剛性需求,當投資客開始延長觀望期、短線投機行為減少,也為自住需求者提供了更多理性選擇空間,不過也錯殺了部分消費者購屋的權利。
市場預期,央行 12 月理監事會議可能再次「按兵不動」,政策利率將維持 2%、2.375% 與 4.25%的水準不變,連續第三次維持「凍息」。在美國聯準會(Fed)持續降息之際,國內房市的信用管制措施,已逐漸顯現抑制高房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