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生北市嘉源建設老董欠薪神隱,留下位於北投與大同區兩預售案,恐成爛尾樓,也被市府註記為「無法依約定完工」,讓民眾買預售屋的保障再被關注,內政部對此擬發出正式函令,變更預售屋履約保證制度,傾向工程進度興建到一定比率,才能動用信託資金,引發市場廣大討論,此舉是否能有效保障購屋者權益。
房市冷清之餘,新北市樹林區卻驚傳有爛尾樓,建商以營建成本高漲,現金不足蓋不下去攤手,讓已購客錯愕,今(3日)日已購客傳出有大咖建商願意接手,卻遭否認,區域建商也坦言接手無利潤可言,消基會董事張欣民則呼籲政府,該制定完整的「預售屋管理條例」專法,保障民眾權益了!
政府打房不遺餘力,改變了銀行業對於房貸的承作態度,在十多年前曾出現過的「百分百房貸」,據傳又再現蹤。銀行業者在都更危老業務上競爭激烈,民間銀行紛紛吹起「都更危老百百風」。業界人士透露,這種「百百風」的都更危老案件,金額少則3億~4億元,多則高達20億~30億元,往年最早發起的多為中小型銀行,積極透過都更危老提供100%貸款,爭取業績,現在大型公民營銀行也加入戰局。
全台房市熱度持續延燒,國人今年以來辦理不動產信託餘額也明顯增加,根據信託公會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不動產開發信託累計增加千億元。專家表示,預售市場買氣大增,以及房價推升民眾付出的自備款、工程款,都為不動產信託餘額出現驚人暴增的主要原因。
根據住宅消保會統計近8年受理住宅糾紛案件,每年以200件以上成長,至2020年已暴增至1601件,單件糾紛金額最高8千萬元,住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表示,許多住宅消費糾紛發生在不肖合法業者身上,多數消費者都是沒有循正常管道,抱持暗自吞下去的心態,使得每年住宅消費糾紛以千件成長。
社會住宅包租代管「公會版」今(16)日啟動,住都中心表示,公會計畫推動5,000戶,而「公會版」與「縣市版」最大不同之處,是可跨區申請,北漂青年在台北租屋,也能被受理;且會制定分區租金水準區間表,作為房租價格議定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