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進入傳統旺季,交易量些許回溫,據各大房仲業者自結3月店頭交易量,普遍較上月增加2~3成,但較去年同期仍是大幅衰退,業者表示,房價目前仍未看到明顯下修,但已有屋主開始願意降價促成交,讓民眾積極進場看屋、議價,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縮小,成交機率將大增。
鮮少出現交易的新北市萬里區,最新實價出現個案大量交易,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以來,罕見出現私法人購置大宗住宅案。該交易為萬里區「喜凱亞渡假村」,在1月時買方以總價5,477萬元一口氣打包90間海景套房,拆算每間價格約56萬,且標註為法人購置住宅之特殊交易。
台北市商辦市場恐將迎來重大轉折點!根據多家國際知名不動產顧問公司的最新報告,2025 年北市將有 7 棟新商辦完工,總面積約 6.3 萬坪,其中釋出招租面積高達 4.5 萬坪,將推升空置率至 10%,商辦市場格局恐將從「房東市場」翻轉為「房客市場」。
看跌比例大增至43%!永慶房屋今(25)日公布消費者民調,顯示連續三季民眾看跌房價比例增加,房價看漲預期已被扭轉,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更表示,房價「緩跌」會持續到年底,第一季是量縮僵持盤整,預估都會區約跌7-10%,多殺多有賣壓的重劃區則約10-15%,更直言,「央行政策未鬆綁、大量交屋潮,銀行貸款額度在第四季前都不會鬆。」
囤房稅2.0成公益出租人推手?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統計房屋稅公益出租減徵戶數,在2023年全台有超過17.3萬戶房屋減徵、年增37.4%,與公益出租人上路後第一年的2018年4.3萬戶相比,更是成長逾2倍,其中更以台中房東最為踴躍,年增66.3%為六都之最!
依據地籍測量實施規則,屋簷與雨遮原則上不得辦理建物產權測繪登記,但若是2018年1月1日前申請建照者,或都市更新計畫已報核案件,則可依修正前規定辦理。而陽臺部分,只要符合地籍測量實施規則第273條第1項第3款,並經使用執照竣工圖說佐證為符合建築技術規則相關尺寸與面積檢討的陽臺,即可作為附屬建物辦理測量登記。最終是否能登記,仍須登記機關依圖說審查認定,若不符條件則無法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