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跟著軌道走,隨著雙北市捷運宅房價不斷飆高,近年在台鐵捷運化的推動下,不少火車站周邊住宅也成為相對好入手的選擇。
建商購地動能日益升高,根據商仲統計,建商上半年購地金額,已破1100億元,佔整體交易總額近9成,超越去年全年土地交易總額,為近10年統計新高,此外,在產業回流、政策利多與剛性自用需求穩定等因素支撐下,建商在大舉亦擴大商辦、廠辦開發比重,商用不動產交易有機會連2年,突破千億。
雙北市交易熱區都在哪裡?根據房仲分析民眾熱門購屋預算,以及近一年雙北實價交易熱區,統計顯示北市1000~2000萬熱門總價帶交易以「內湖區」最多, 新北1000萬以內物件最多則在「中和區」,其次為新莊;專家分析,內湖與中和的房價,恰好都屬雙北市的交易均價,是受民眾青睞原因。
曾是南港第一豪宅的「日升月恆」,竟湧現拋售潮,根據實價資料揭露,該社區第一手屋主轉賣全部都賠售,今年3月揭露2筆,賠逾千萬元,單價從近百萬跌到6字頭,更有高樓層賠近4000萬元,堪稱「最會賠售豪宅」。專家表示,不少屋主買在高點並投資,但南港豪宅「有行無價」,因此套利。
北市老屋多,都更商機誘人,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大台北都更案推案量已達592億元,如包含今年還未推個案,可達千億,連續3年飛越千億大關,其中不少平均整合超過20年指標案釋出,專家表示,都更雖然整合曠日費時,業者雖然嘴巴上喊難整合,但仍狠不下心放棄北市都更這塊大餅。
CBRE世邦魏理仕今(4)日發佈2019年上半年不動產投資市場概況,統計1~4月工業地產總交易近281億元,光工業土地交易金額,與同期相比,就大增1.6倍,業者表示,工業地雖受美中貿易戰影響而熱絡,但價格已到高點、區位又過度集中,政府必須提供相對應政策以因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