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底,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已達 1,486 億元 ,雖然未達 2021 與 2022 年的水準,但是也已超過 2019 年的 893 億元與 2020 年的 1,268 億元;綜觀今年壽險業與建商態度保守,企業成為主力買盤,不僅自用自主性強,還可以將多餘空間外租,一舉兩得。
新青安加持再加上進入房市旺季,據各大房仲業者今(30)日公布11月門市交易狀況,全數為年月雙增,區域表現全面優於去年,買盤歸隊下,仍是價格取勝,低總價個案,成交相對亮眼。
台灣商用不動產買氣在全球升息循環以及景氣復甦訊號不穩定的影響下,整體買氣小幅萎縮,但在通膨隱憂推動下,市中心辦公室反而成為資金避風港,買氣穩定成長;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部協理丁玟甄指出,觀察今年的大型商辦交易,投資型買方貢獻超過 7 成 5,占比突破歷年水準。
近期房市受到新青安貸款助攻激起一波買氣,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更創下22個月以來單月新高,但年青人買氣真的有激增嗎?根據聯徵中心資料顯示,今年Q3全國申請貸款件數4.71萬件,確實較Q2約4.58萬件提升,20-30歲申貸量更是季增595件,季大增9%,居各年齡層申貸成長率之冠,顯見新青安確實受到不少年輕人青睞。
被視為「房市景氣風向球」的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增房貸,央行 23 日公布,整體加權平均利率 2.051%,再創新高;購屋金額也增至 787.74 億,和上個月相比,增加0.001%。連續 3個月呈現正成長。央行經研處參事兼副處長蔡惠美指出,主要是購屋旺季、新青安貸款發威。
據信託公會統計,今年前三季成屋相關的不動產買賣價金信託餘額降至 542 億元、年減 42%,預售屋相關的預售屋價金信託、不動產開發信託餘額分別為 816 億元、1.39 兆元,合計 1.48 兆元,年成長 14.33%,但低於去年同期增幅 15.63%,尤其預售屋價金信託增幅從 35% 大幅度掉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