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市在上半年呈現虎年的虎虎生風,但也幾乎就是這波多頭的最後煙火,市場出現三高「買、租、裝修」皆創新高,接著受到美國暴力升息、通膨惡化、股市跌跌不休、利率升升不息等衝擊,房市由盛轉衰,下半年猛虎變病貓,專家指出,2023年房市已進入修正循環,高處不勝寒,兔年房市需慎防「獲利回兔」的壓力。
內政部今(30)日發布111年第3季全國及6都住宅價格指數,本季全國住宅價格指數為126.33,相較上季上升1.90%,但較第2季上升幅度2.44%略微趨緩;因國內經濟繼續成長及營建成本上揚等因素,推升住宅價格持續上升;但受到通膨升息及消費者觀望心態等影響,全國建物買賣登記棟數為7萬3,129棟,較第2季8萬6,026棟季減14.99%,整體市場呈現量縮價穩情形。
上曜(1316)深耕台南多年,總經理宋育豪表示,台南房價上漲是供需失衡所造成,在地建商推案非常保守,因而供給量少,在台積電及外商公司進駐後,一下子湧入了大量有剛性需求的工程師,許多市區建案都是開賣就一屋難求,而郊區則是大量投資客買盤進駐,認為2023年房市會是「審慎樂觀」,南北房市會趨於平衡。
高力國際「2022年第四季台北市商辦市場調查」指出,商辦市場將於 2023 年新增 16 萬坪空間,將可以緩解企業尋求新辦公空間的需求,預估明年商辦租金漲幅約 2% ;面對經濟放緩、通貨膨脹、緊縮貨幣等多重原因,今年商用不動產與土地兩大交易市場均出現萎縮,年度交易總額約1,307億元,較去年小跌13%;土地年度交易額約1,613億元,年減46%,不但是近4年來首度跌破2千億元,更是自2018年以來,近5年最低。
《平均地權條例》可望在明年1月三讀通過,也引爆逃命潮再起,售屋網站即觀察出「賠售」、「降價」相關字眼,在11月物件數量翻倍,同時指出屋主的降價、議價空間確實有增加,而業內人士則透露,投資客拋售的一手案件,往往在群組內即會轉出,難流入一般消費者手中。
台經院 11月景氣動向調查報告指出,11月測驗點已經連續4月下滑,創下 2020 年05月以來的新低點,但營造業未來 3 年在明年公共工程預算6000億的挹注下,年增率可達 32% ,可創下新高點,營造業者受到建築工程和機電整合工程業者的進度有所延宕,且民眾修繕房屋屋求下降,看壞未來市場景氣。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劉佩真表示,由於國內公共工程陸續動工,以及部份 2022 年建案遞延至 2023 年完,將使營造業在建工程處於高水位,未來半年景氣可以稍微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