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利空連環爆,市調最新統計顯示,全台第一季新推案總銷金額為4648.15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但較上季大幅縮水3成,Q1新進場個案為327件、戶數2.4萬戶,雙雙創歷史次低,季減幅達2成多,建商供給全面熄火。
南部重大利多帶動,面對房價攀升,開發商以控制總價帶來縮小房屋坪數,去年數據顯示,南二都平均移轉坪數跌破30坪,若與10年前相比,移轉面積整整少了5坪,小宅化明顯連帶可使用收納空間越來越少,這也讓迷你倉(又稱自助倉儲)開始興盛於南部,以南部知名業者小庫哥為例,在台南就有6個據點、高雄2處,都在人口聚集的區域。
近年來,台南市與高雄市逐漸出現「小宅化」的顯著趨勢,反映出房價高漲與生活成本升高的壓力。根據內政部統計數據,2024年第一季,台南市平均購屋面積僅約36.38坪,較10年前縮減4.26坪,減幅達10.5%。同時,高雄市情況更為嚴峻,第三季平均購屋面積僅剩32.98坪,對比10年前縮小了13.81坪,縮水幅度高達29.51%。在此趨勢下,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提升坪效,成為購屋族的新關鍵。
台積電的最新動向,再度引起台灣社會的關注與震驚。美國白宮的記者會上,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與美國總統川普共同宣布,台積電將再投資 1,000 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三座新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一座研發中心。台積電的決定,無疑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一大震撼,對台灣影響甚大。
南台灣隨著科技大廠不斷加碼設廠,就業人口帶動房市起飛,也吸引建商加碼布局。遠雄建設(5522)21日即公告大手筆進場搶地,豪砸136.05億元,買下高雄鼓山6,128坪土地,創下南台灣史上單筆土地交易總金額最高的紀錄,引起市場極大關注。
近期,不少專家對台灣房市提出下跌警訊,認為市場成交熱度有所放緩,更有報導指出南二都長線看好,但短期來看南二都將領跌。然而,實際詢問南二都代銷與仲介業者後發現,這種下跌現象更多是數字上的迷思,更明確來說,是二手市場屋主開價上的修正,而實際上成交價格依然保持穩定,甚至在部分區域仍顯現剛性需求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