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改變人類辦公習慣,促使科技業積極投資工業廠房及辦公廠辦,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統計近5年(2017~2021)上市櫃與公開發行的科技業投資不動產總金額累計達1,940億元,2021年683億元更創下新高,比次高的2019年400億元成長70%。急單效應下,可立即設置生產線的廠房成為熱門的選項,以桃園市、台北市、新北市為主,成為科技業主要的投資區域。
2021 年低利率、資金寬鬆等利多驅動下,國內經濟表現亮眼,永慶房屋統計,去年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以26萬7751棟的數量,刷新八年以來歷史紀錄;其中以桃園市桃園區以 1 萬 1686 件遙遙領先居冠,新北市也不惶多讓,有四個行政區入列,包含板橋、中和、淡水與新莊,至於受惠台積電設廠的高雄市,則只有三民區入榜。
2021即將結束,房市銷售成績依舊亮眼,不論政府實施打房政策,祭出信用管制手段,對於投資人有些許嚇阻效果,原本年底購屋旺季的腳步也放緩不少,然而近期股市衝上萬八,市場資金豐沛,不少人的金融投資的最終目標還是要買房置產,因此預計部分獲利了結的資金還是會陸續轉向不動產。5大房仲業者內部交易在12月成交有些許成長,對於2022的看法則是趨於保守。
央行去年12月以來,已經第4次出手,展現對金融機構控管的決心,有助銀行降低授信風險,但近期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高,為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避免流供囤房、囤地之融資,只好再祭四大限貸。對投資客來說,不僅貸款成數受到影響,連小型建商不能養地,只要購地取得,就要趕緊開發。
內政部於昨(9日)部務會報通過修正草案,全面限制預售屋及新建成屋換約轉售;嚴懲炒作最高處三年徒刑或併科5,000萬罰金;同時要求預售屋解約須30日內申報登錄、管制私法人購屋將採許可制並於五年內不得移轉、建立檢舉獎金機制等。房產趨勢専家李同榮評論內政部針對預售市場紅單亂象出重招,認為方向正確,倘若要看出成效,還需要三個關鍵點。
高市府公佈第4季共10標土地釋出,總面積4906坪。其中,最備受矚目為岡山重劃區及楠梓高雄大學特區。正因為台積電計劃在高雄楠梓擴廠的效應影響,而這些標售的土地也正是台積電擴廠的周邊,地價丶房價勢必更炒得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