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熱,建商推案信心增強,交屋潮隨之湧現,這也讓驗屋公司在近年如雨後春筍般激增,搶食大餅,不過驗屋專家即注意到,因缺工、建商盼及早入帳,近期就增加了2成是建商要求買方先交屋再來修繕,專家提醒,雖然買方能省下房租先裝潢入住,但缺失沒有白紙黑字簽下,一旦保固期起算、交屋保留款也撥付,那就大大增加了拖延修繕而造成的糾紛。
全台老宅超過450萬戶,雙北市屋齡30年以上老屋合計更近150萬戶,而去年統計全國住宅平均買賣屋齡達28.13年,依據住保會申訴案件中顯示,買賣中古屋糾紛當中,勾選現況交屋,除了滲漏水之外,還包括買賣房屋廣告中標榜電線重拉,卻被新屋主發現並非如此的爭議。
浴廁整修往往需花費不小筆預算,出錢的屋主們一定不樂意看到完工交屋後的幾個月時間內,看到出現滲漏水。住宅消保會在今年過年後,就出現幾個鑑定案或是調處案中,都看到設計師提出的「門檻型防水工法」,防水不成而是引水為患,造成屋主家嚴重的滲漏水。
3日發生大地震後,各縣市都出現不少房屋損傷問題,住宅消保會這幾天更出現新成屋屋主陸續進線詢問,有去年七月交屋的新房,首次遇到大地震,雖無嚴重損傷,但仍出現磁磚或房門旁有些許裂縫到水管疑似破裂地面滲水等情況,通知建商修繕,卻收到在保固期間,因是不可預知的地震造成的災害,不負修復責任。
不僅買房為許多人一生中的一次,裝修同樣也是,也因此往往與業者呈現知識不對等,裝修蟑螂事件層出不窮,不過不僅消費者害怕,連設計師都坦言裝修產業的痛點就是很難沒糾紛!專家更說,「希望屋主先給付費用、給折扣,是最常見的話術與套路」,呼籲消費者一定要請設計師畫設計圖,有預算書、詳細的估價單,才能從中去核對與驗收。
南部傳出外牆防水施作業者,以低於市價但卻開出有8年防水保固的條件來承接案子,如今民眾付了幾十萬出去,外牆獨留施工到一半的鷹架,業者卻人間蒸發,連鷹架廠商都因該業者積欠工程款而不願拆除,律師則說,此舉可能已構成刑法的詐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