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與地方政府接連出招打房,甚至祭出土建融限貸令,讓籌資能力不夠雄厚的中小型建商大呼吃不消,土銀更是開第一槍暫停承接土建融新案,但都更危老案不受限,讓不少中小型建商躍躍欲試。然而,有業者坦言,都更危老整合期長,加上近兩年工資、原物料飆漲,時間與成本風險難管控,目前仍在觀望中。
不動產放款龍頭土地銀行日前向全省所有分行下達指令,暫停承接土建融新案。據了解,土銀為了達陣今年土建融放款零成長的目標,及金管會大幅拉高不動產風險係數,已使土銀的「普通股權益比率」告急,迫使土銀做出這項決定。
有鑑於地上權住宅已成全球居住新趨勢,台灣發展地上權雖已行之有年,卻受限於民眾觀念與法規上的不夠完備,至今仍還尚未成熟。然而,地上權產品雖然沒有土地的所有權,卻因地價負擔相對便宜,擁有價格遠低於同路段行情的優勢,由政府帶頭發展地上權,不失為解決當前高房價問題的一帖良方。
政府聯合多部會打房動作頻頻。繼上週內政部祭出5大措施打炒房,甚至不惜祭出刑法威嚇,全體國銀土建融業務暴增也引起高度關注。今(13)日的立院財委會上,朝野立委不分黨派一致針對公股行庫的土建融業務增加情況提出質詢,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已指示各大行庫徹底清查其不動產業務的情況。
未來幾年間,雙北軌道路網將與桃園發展中的軌道路網連成一氣,屆時想在桃園進行長期置產,可考慮的不動產類型就不限於住宅,特別是受到富裕之家青睞的傳家型店面,後市絕對更加可期。
超低利率,房地產成為資金的避風港,根據央行公布最新五大銀新承作房貸統計,上半年的新承做房貸金額為2843億元,金額是9年來的同期最高,利率也來到僅1.36%,房地產業者分析,今年上半年房貸金額已近前一波景氣高檔3000億大關,已有投資買盤進場,而「租不如買」已蔚為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