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後的經濟復甦期,商用不動產市場的動態備受關注。最新數據顯示,台北市A級辦公大樓空置率微幅上升,但租金和售價依然持平;2024 年第三季,台北市商用不動產市場繼續呈現強勁的增長,科技業的需求成為市場主導力量,本季最大交易案例來自台積電,該公司以 171.4 億元購入南部科學園區的生產廠房,帶動整體交易金額達 1,140 億元,較上季成長 65%。
最新數據顯示,全台和七大都會區房價指數仍呈現季增的現象,不過漲勢已出現收斂,Q3台北、台南房價季增率在2%以下,新北、台中季增2%至3%,僅桃園、新竹縣市與高雄季增幅仍逾4%,專家認為,銀行房貸緊縮加上第七波信用管制,第四季指數恐續盤整或下修!
景氣表現回暖,加上科技業強勁需求帶動,國內商用不動產和土地交易明顯升溫;第三季單筆交易額超過 3 億元的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 567 億元,季增率 121%,年增率更達到 176%。累計前三季,總交易金額高達 1249 億元,年增率 33%。這是自央行升息以來的最高交易規模。
央行此次出重手打房,真的打到痛點!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今(26)日表示,預期今年第4季交易量將創自1999年有紀錄以來新低量,年減幅恐創下26年來最大,並直言,此波打房就是要改變民眾對於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現在可以說目的已達成!
瑞普國際(Knight Frank)近日慶祝成立 25 週年,並發佈了 2024 年上半年亞太區物流倉儲報告,為台灣的物流與工業不動產市場投下重磅消息,萊坊預測,隨著經濟逐漸回溫、通膨趨緩,以及可能的降息循環,台灣將成為亞太區內投資者的主要佈局市場之一。報告指出,辦公大樓、倉儲物流、長租公寓是未來的主要投資標的,尤其是在台灣這樣的穩定市場中,這些產業擁有巨大的潛力。
受到台北京華城案容積計算膨脹的影響,近日有議員質疑高雄國賓危老改建案有相同問題,對此高雄市政府火速發文澄清,指出「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規定的建物危老重建評估,程序及標準全國一致,都是由申請人委託經內政部認可委託機構,進行危老建築耐震初評,且兩案建築物的屋齡不同,基準點就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