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再度出手,針對房地合一稅上路前取得的舊制房屋,宣布調高高價住宅獲利率至 20%,並新增每坪單價門檻,讓原本「總價較低、單價較高」的小坪數豪宅也無法逃過課稅,這次的稅制調整,讓不少原以為能避開豪宅稅的中古小豪宅屋主措手不及,業界更擔憂,市場交易量恐進一步萎縮。
隨著半導體產業進駐,高雄房市持續升溫,新舊屋價格也出現明顯落差。根據住商機構的實價登錄數據,鹽埕區成為新舊房價價差最大的區域,買中古屋比新案每坪便宜約28萬元;相較之下,仁武區則是價差最小,甚至出現「買舊不如買新」的趨勢。
擁有「最好吃三杯雞」之稱的台中北區餐飲老店「丹華茶亭」,上月才在臉書公告歇業,讓老主顧感傷不已,而經查,該建物共7層樓已經轉手,由具備醫療背景的企業主,以法人「逸賢文旅」名義購入,實地走訪現場,整棟正在進行工程,下一步動向未知。
住宅坪數設計趨向精緻化,社區設施則是越來越多元,從基本的接待大廳、閱覽室,到電影院、瑜伽教室與KTV等,近期房市群組更掀起一波討論,討論近期新案的公設陣容,從室內籃球場、羽球場都有,運動類型公設五花八門,也引起購屋族注意。
據市調統計北台灣2024年十大代銷在住宅產品接案狀況,在不包含商辦、廠辦案下,接案量依序為海悅(2348)、新聯陽、甲山林、新理想、創意家、新高創、信義(9940)、聯鑫、漢華、甲桂林,接案量介於248至1694億元,總接案量來到6523.3億元,相比2023年增27.2%。
老舊建築的耐震問題一直是政府關注的焦點,為了鼓勵重建,內政部正式通過「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建築容積獎勵辦法」修正草案,這次修法不僅放寬適用標準,還提高重建誘因,預估全台約 8,216 棟、27 萬戶的 921 地震前老屋可望受惠。內政部強調,這項新規將加速危老建物整合重建,提升耐震設計標準,確保民眾居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