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不敵銀行房貸緊縮、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目前市場普遍期待房價下修,使買賣雙方對於價格認知持續僵持,今(27)日各大房仲業者紛紛公布內部成交資料,普遍仍較去年下滑2~3成,坦言在後限貸令時代,市場主力僅剩下三種人,分別是「真青安」、「現金客」與「無貸族」,並透露近期漸漸有降價個案出現,委售案量也逐漸增加,將有讓利空間。
據實價登錄揭露,台北市大直知名豪宅「帝景水花園5」,屋齡現已23年,不過中樓層戶別,在去年以1.5億元售出,總坪數112.03坪,拆算單價後每坪成交單價達183.9萬元,且備註欄註明,以毛胚屋交易,也就是前屋主入手20多年來都維持當初建商交屋的「裸屋」型態。
正義國宅都更案整合耗時26年,如今搖身一變為超級豪宅「Diamond Towers台北之星」,位在北市忠孝東路三段燙金路段,市場關注度極高下,首批實價揭露,分別為8樓、23樓,不僅皆為200萬俱樂部,23樓揭露總價更高達7.53億元。
央行重手打炒房,屋主不撐了?據台灣房屋統計內部整體待售物件,發現全台已有3,431間待售房屋下修開價,降價物件的平均降幅約8.2%,六都當中以台中市調降開價的案件最多,達891件,占全台26%,降幅較大的則是台南市達8.7%。
經歷「金龍海嘯」後,各大房仲交易量雪崩後回溫,11、12月不少賣方誠意降價,因而成交量小幅回溫,不過蛇年農曆年在1月底,放假天數多、購屋腳步也放緩,據四大房仲今(24)日公布自結門市交易量,皆較上月衰退,約7%~28.3%。
隨著金管會的投報率調整,壽險業在 2024 年展開新一輪大舉進軍商辦市場,資金從台北賣樓後,轉向南部及新興市場,積極布局未來的長期收益;在今年的前十大商辦交易中,壽險業者不僅在單筆交易金額上屢創新高,佔比更是大幅上升,無論是租賃回報還是土地升值潛力,都讓壽險業者對這個市場的前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