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生北市嘉源建設老董欠薪神隱,留下位於北投與大同區兩預售案,恐成爛尾樓,也被市府註記為「無法依約定完工」,讓民眾買預售屋的保障再被關注,內政部對此擬發出正式函令,變更預售屋履約保證制度,傾向工程進度興建到一定比率,才能動用信託資金,引發市場廣大討論,此舉是否能有效保障購屋者權益。
買房是人生大事,但消費糾紛也層出不窮,除了最怕買到爛尾樓外,據內政部統計房地產消費糾紛,以往「交屋延遲」糾紛每季平均約15、16件,但去年起暴增至每季超過30件,去年高雄預售建案即有建商未如期完工交屋,並且以「以原物料大漲」為由,要求每坪調漲3萬元才肯交屋,讓消費者急著求助。
買預售屋最怕買到爛尾樓,中間的糾紛也層出不窮,去年樹林預售案「凱旋大苑」就因建商資金不足攤手蓋不下去,讓上百戶已購客錯愕,所幸在債權人接手後有望續建,而近日又有民眾上網求助,被銀行告知建商發生財務狀況,建案也停工了,對此專家建議,買預售屋應先找律師尋求專業來自保,專家也提醒,在央行資金緊箍咒下,加上工料雙漲,中小型建商很容易一拍兩瞪眼,就不蓋了,這都是消費者買房前要多做功課,而成屋的風險也相對比較小。
為落實居住正義,新內閣著手規劃「使用權住宅」,以低於市價、至少有20年使用權的方式,滿足年輕人居住需求,對此,專家紛紛提出建言,認為政策應有完整的配套,否則一樣淪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也指出現有的社宅、合宜宅只做半套,就應該要好好管理,讓住者有其屋。
農曆年將到來,年前有《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在內政部強調法條上路前,已簽約的預售屋不溯及既往,不少專家認為讓市場鬆了一大口氣,代銷業者也看好剛性需求仍在,已摩拳擦掌準備過年不打烊,以豐富活動等待民眾上門,而年前市況,全台房市交易也以總價在700~1500萬元,鎖定首購剛性需求的產品仍維持穩定的交易量。
房仲全聯會理事長張世芳今(23日)日表示,高房價、高物價、加上利率升高,以及打房政策下,明年房市不會太好,如用一字來形容就是「守」,呼籲民眾要保守以待,有房者也要守成,不要恐慌亂拋售,預期明年房市是「價平量縮」,各區房仲公會理事長,也解析明年區域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