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2024 年進入第四季度,台灣房地產市場依舊熱絡,但風險逐漸浮現。低利率和資金充裕讓市場過熱,泡沫化的疑慮不斷升高。戴德梁行分析,預售市場和小坪數住宅需求雖持續旺盛,但整體房市可能面臨泡沫破裂的風險,特別是當升息來臨,資金供應趨緊時,市場可能迅速失控。
各大房仲業者昨日公布9月門市交易量,交易急凍萎縮14.8%至26.4%,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成屋影響劇烈,房仲全聯會直言,「史上最強打房」政策在無聲無息中橫空出世,令全國房仲業乃至不動產業者措手不及,在毫無因應的準備下,被迫站上房市海嘯第一排,今(1)日大聲疾呼,提出穩定房市9大訴求,避免市場亂象橫生。
颱風前夕,不畏風雨的建築園冶獎今(30)日舉辦第30屆頒獎典禮,全台各縣市政府代表及不動產公會理事長出席參與,見證台灣民間規模最大、最受建築同業重視的建築獎項「建築園冶獎」。
房市黑天鵝湧現,在銀行排隊限貸、央行再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買方資金動能緊縮,不管是換屋族、多屋族及小建商皆面臨資金緊縮的龐大壓力,建商就表示現在已是買方市場,並且是現金為王!而房屋平台也曝光待售數據,在8、9月的降價屋明顯增加,目前全台待售房屋中,有超過1萬件是降價等買方的物件,其中又以新北、高雄單月量增5成以上最多。
央行此次出重手打房,真的打到痛點!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今(26)日表示,預期今年第4季交易量將創自1999年有紀錄以來新低量,年減幅恐創下26年來最大,並直言,此波打房就是要改變民眾對於房價持續上漲的預期,現在可以說目的已達成!
隨著 AI 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內湖科學園區的廠辦市場迎來一波交易熱潮,今年上半年,內科區的廠辦交易量已突破 110 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近 1.5 倍,顯示企業對全棟總部型廠辦的需求不斷升溫,特別是 AI、資通訊、生技和數位內容等科技產業的高度集中,使該區成為企業總部首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