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進入傳統旺季,交易量些許回溫,據各大房仲業者自結3月店頭交易量,普遍較上月增加2~3成,但較去年同期仍是大幅衰退,業者表示,房價目前仍未看到明顯下修,但已有屋主開始願意降價促成交,讓民眾積極進場看屋、議價,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縮小,成交機率將大增。
「消費者都在觀望期待房價下修,建商寒蟬效應、減量經營,整體房市沒有信心。」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如此形容市況,他直言,政府打房措施需要改變,現在的「冷」不是正常的!也無法解決高房價問題。
房市交易量持續低迷,央行信用管制是關鍵因素!根據最新市場觀察,在央行持續實施打炒房政策與信用管制措施下,即使今年工作天數增加,北部地區建物買賣出現小幅回升,但整體住宅市場交易量仍明顯不足,市場氣氛依然保守。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陸續祭出新政策,當中包含一連串的關稅加徵,其掀起關稅大戰預計將為全球經濟帶來巨大動盪,專家預估將連帶影響台灣貨幣政策與房市,上半年買氣將持續維持理性冷靜,必須等到價格明顯鬆動,交易量才有可能提升。不動產聯盟理事長林正雄則認為,這將是未來不動產業者都必須面對的,「川普的關稅會立即反映到終端售價的成本,原物料成本掌控將是未來不動產業者的重中之重!」
人口紅利再加上軌道經濟,助攻北台中預售案的銷售,在市場氛圍平淡之際,成為房市觀察的重要指標,根據最新的大臺中線上個案交易實價統整顯示,1月已發佈的成交筆數,交易量仍以機捷單元12奪冠,前五名除第二名為7期外,其餘全落在北台中。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25)日公布 1 月景氣動向調查顯示,製造業受益於人工智慧(AI)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持續呈現正向增長,營業氣候測驗點上升 0.82 點,維持連續三個月的增長態勢;服務業及營建業的表現卻不容樂觀,分別下滑 1.36 點與 6.63 點,拖累整體經濟表現,尤其是春節假期的因素,使得兩大產業的景氣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