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都會區10年來房價齊揚,據聯徵中心數據比較房貸平均鑑價估值變化,其中以新竹縣房價漲幅最為驚人,當地購屋人若晚10年買房,平均得多付926.9萬元,房價全數上漲,但建物面積卻是全面縮水。
竹科新貴讓房價好高貴?實價登錄揭露,新竹竹北高鐵特區「惠宇謙和」今年九月中樓層戶別44.3坪,總價3450萬,將車位以每個140萬元拆算後,單價高達99.5萬元,距離百萬僅一步之遙。
房市在今年上半年交易火熱,第二季高峰期,平均單月預售揭露量達平均達 1.6 萬戶,不過自8月銀行爆出「限貸令」,接著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買氣一路降到冰點,預售屋也浮現解約潮,其中以高雄最為明顯,成為解約重災區。
央行自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政策以來,房市變動持續吸引市場高度關注,隨著政策措施如提高存準率和限制貸款成數的推行,銀行業者在這場政策變局中逐漸成為潛在的最大受益者;儘管政策初衷在於抑制房市投機、穩定市場,銀行借助新的規範,重塑其在貸款市場的主導地位,並透過更高的貸款利率和附加產品推廣創造更多利潤。
近期在銀行房貸緊縮、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第三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報告顯示,潛在買盤追價意願已降低,本季買氣趨緩、交易量減少,成交量指數季減22.69%,不過可能成交價季增率7.13%,每坪來到56.81萬元,續創歷史新高。
市調統計,全台第三季推案量創下歷史次高,總銷金額為6680.29億元,房價更是持續狂飆,全台開價及成交單價為60、56萬,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不過在9月央行祭出打房政策後,建商來不及收手,現階段除了案場來客量急凍,建商也高掛免戰牌延後推案,直言:「未來無論價量如何變化,房市恐怕都有一段苦日子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