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更步調緩慢,原因究竟出在哪?根據網路民調顯示,超過3成5民眾認為,應優先提供低利率、解決資金問題,其次是提高容積奬勵,第3才是協助解決釘子戶,而首善之都台北,反而不缺資金,超過4成5北市民眾認為,應「提高容積獎勵」,占比為全國最高,也反映出房價越高地區,利益分配更為艱難。
內政部2019年住宅補貼受理申請將於7月22日開跑,今年度租金補貼計畫戶數6萬5963戶,採評點制度,包括房客與房東,只要符合申請資格者,都有租金或稅賦相關補貼與減免,6都中,以北市補助最高,每戶每月最高補貼5000元。
中美貿易戰,促使台商重新布局全球生產基地,根據商仲統計,工業不動產熱度最高,上半年成交額,占整體比重逾5成,台商資金淨流入已高於流出。然而,專家認為,在工業地產價格來到高峰,東協地區投資環境積極對外資企業招手,如資金未能確實到位,將擠壓企業布局台灣市場。
中美貿易戰緊張局勢尚未緩解,民眾對經濟前景不樂觀,讓部分屋主較願意讓價出售,讓中古屋交易量與5月相當,根據永慶房產集團與台灣房屋內部成交統計,全台6月房市交易量皆微幅增加,分別微增1%、2.8%。
根據6月4大房仲內部交易顯示,6都房市買氣仍維持相對高檔,今年上半年的房市交易量明顯優於去年同期,民眾看跌房價比也較為收斂,尤其北台灣交易有回溫趨勢,南台灣反而不如預期表現,而將進入下半年,多方議題干擾房市,資金仍在尋求相對安全的避險標的,轉進低價區與高價特殊商品的趨勢不變。
根據4大房仲統計5月內部交易,受到房市淡季以及總經影響,6都整體交易均較上月下滑,但相較去年同期量增,顯示房市已明顯回溫,且仍是首購買盤支撐市場,更有投資盤進場低價話題區,但5月已接近上半年旺季尾聲,預估今年房市還是會呈現「量增價穩」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