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在選擇新屋或中古屋時,不少人考量到設備與現代化規畫,會以屋齡較新的房子為優先,再加上預售屋機制可分期繳交頭期款,因此對購屋族來說,選擇新屋的比例上會更明顯,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近一年來全國七大都會區成屋大樓交易數據,高雄與台南在屋齡10年內的新大樓交易占比中表現亮眼,成為南部房市的兩大明星。
全國房市隨著第七波信用管制政策推行,各地案場進入冷靜期,高雄也不例外。少了過去一開案就幾近完銷的投資熱潮,市場從短期投資轉向剛性需求,當投資客開始延長觀望期、短線投機行為減少,也為自住需求者提供了更多理性選擇空間,不過也錯殺了部分消費者購屋的權利。
根據台灣房屋集團統計,高雄市2024年青年人口(20-39歲)設籍比例最高的行政區前五名依序為:仁武、橋頭、楠梓、小港、岡山,其中北高雄就包辦了四區,尤其仁武區青年人口佔總人口的28.38%,堪稱高雄最年輕的區域。此外,仁武65歲以上老年人口僅14.9%,是全市最低。
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實施後,中南部房市掀起解約潮,尤其解約主要來自「預售屋」。立法院立委牛煦庭在質詢中提及,並要求政府針對預售屋解約情況提出因應措施。內政部次長王成機回應,未來將與地方政府加強溝通,統計相關數據並全力執行預售屋定型化契約。
政府重資作多南部市場,加上疫情之後房市多頭,致使中南部縣市房價高漲,住商機構彙整實價登錄資料,觀察南部五縣市近年預售市場房價走勢,其中嘉義縣市房價已直逼台南市,且對比2022年房價,漲幅高達3成,位居南部各縣市冠軍,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受惠於半導體龍頭進駐等議題,南部各縣市房市未來性可期,加上過去房價基期較低,近年來新案市場出現明顯補漲效應。
房市在今年上半年交易火熱,第二季高峰期,平均單月預售揭露量達平均達 1.6 萬戶,不過自8月銀行爆出「限貸令」,接著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買氣一路降到冰點,預售屋也浮現解約潮,其中以高雄最為明顯,成為解約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