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房市反轉,全台從北到南吹起小宅風潮,連新竹也不意外,但今年(2018)第三季開始出現變數,新竹地區成交價、量翻紅,成長5%以上,有回溫持穩跡象,建商信心滿滿、把兩項數據視為房市大補丸,不只調漲新案價格,甚至放大坪數,改推3~4房中大坪數產品。
時序進入第4季房市的傳統旺季,整體房市呈現量增格局,根據4大房仲內部交易統計,10月交易量較上月增幅明顯,但受到10月中股災波及,多少影響市場買氣,但整體房市仍反應旺季效應,雖說趕年底前成家的自住購屋需求浮現,但追價意願和能力都不高,因此價格不容易有過多漲幅空間,11月緊接著有選舉等議題將結束,若股市能夠逐漸回穩,今年房市旺季的效應將更為明顯。
近期各縣市陸續展開社會住宅作業,桃園市政府於8月1日開辦「桃園市政府民間住宅包租包管計畫」,預計試行80戶,並成功在日前媒合全台首例案件。業者指出,《住宅法》修正後,房東釋出房子出租可獲得相關稅負優惠,誘因較以往提升,對於後續成效樂觀看待。
今年房市雖築底回溫,但房仲業績不盡理想,陸續收店,但永慶房屋董事長孫慶餘今(2018年11月2)日表示,看好明年房市,永慶至年底前直營與加盟共再擴130家店點,預計明年全國分布店點可超過1050家。
根據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今年上半年新案推案量達5615億元,不但較去年同期暴增近4成,預計全年推案量恐突破1兆元大關,創史上第3高紀錄,推案量爆炸的態勢又以新北市與桃園等地的重劃區最嚴重。學者憂心,累積的剛性需求已消化得差不多,業者過度樂觀又不肯讓利,恐加重房市供過於求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