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台北市地政局的住宅價格指數趨勢,兩產品已在北市出現價格下跌,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蘇金城今(5)日更直言,「房價下修的趨勢會逐漸擴散!破口恐怕就在重建機會低的公寓以及缺乏投資盤吹捧的小宅。」
海悅(2348)日前公告以總價3.11億元,處分台積電供應鏈之一的新應材(4749)股票494張,大賺1.61億元,今(3)日公告12月合併營收為4.55億元,累計第四季合併營收42.04億元、年增1.41%,全年合併營收首度突破百億元,達100.41億元,年增率29.49%。
限貸令、房貸緊縮之苦,不少面臨交屋的建商和消費者都大吐苦水!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日前即大聲疾呼,政策應該有遊戲規則叫做「不溯及既往」,打到最嚴重的還是消費者,台灣省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國寶今(23)日更直言,現階段根本沒有一家銀行有額度,現在面臨交屋的消費者,籌不出多出的自備款,最後只能解約!並且央行雖給予換屋族第2戶能簽銀行切結同意,但他說現況就是「根本沒有銀行要承作」!
民進黨立委王世堅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強烈批評國內三大融資租賃公司「中租-KY、裕融、和潤企業」,指控其違法將資金轉貸給建商,成為炒房幫兇,並要求財政部對此採取嚴格措施。
全球房市不平靜,建商掀起倒閉潮,接著下波就需解決隨之而來的爛尾樓問題,而台灣建商體質相對良好,不過近年也有三大爛尾樓事件,包括中和「青慕淳」案、樹林「凱旋大苑」案、北投「泊山妍」案,專家指出現行履約保證是保證銀行債權優先取回,消費者往往是最後順位,地主戶更是有去無回,因此微調應記載事項有其必要性。
不動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今(5)日舉行第四季季報,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指出,政府祭出「房地合一稅」、「選擇性信用管制」和「平均地權條例」等天羅地網,建商將面臨「金流」的問題,2023年將會量縮價緩跌,房市土地市場將吹一陣寒風,很難有樂觀的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