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定,公告土地現值每年調整1次,且作為土地增值稅基礎,若無產權轉移或交易買賣,基本上沒有太大影響,而公告地價為民眾申報地價的參考,大約每2年重新規定地價。
根據財政部預估,囤房稅2.0上路後,約有96.8萬戶至135.8萬戶房屋稅負會增加,除了有大量餘屋的建商衝擊性強,囤房大戶、持有多戶新屋者首當其衝,專家即指出,新屋的房屋評定現值高,再乘上高稅率,非自用住宅的稅負壓力將有感增加,尤其台中、新竹新屋占比高,可能形成潛在賣壓。
2023 年台北地王出爐,台北 101 大樓以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 200.1 萬元,換算每坪約 661.5 萬元,第 11 度蟬連台北市地王寶座;信義區商辦市場交易平均調幅 1.02%,為漲幅最大的行政區。
「囤房稅2.0」今日三讀通過,囤房大戶、持有多戶新屋、有大量餘屋的建商衝擊最大!房屋持有稅的遊戲規則除了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的稅率大幅拉高,從原本的縣市歸戶改為全國總歸戶,房仲業者即指出,房東成本增加後,通常不會選擇自行吸收,轉嫁房租、找老屋出租都將是解套方式。
據信託公會統計,今年前三季成屋相關的不動產買賣價金信託餘額降至 542 億元、年減 42%,預售屋相關的預售屋價金信託、不動產開發信託餘額分別為 816 億元、1.39 兆元,合計 1.48 兆元,年成長 14.33%,但低於去年同期增幅 15.63%,尤其預售屋價金信託增幅從 35% 大幅度掉到 5%。
全球政經局勢動盪、高通膨已成常態,再加上國內政策性打房,衍生出資金出國潮,高資產族群湧現「資產遷徙」、「資產配置」與「財富永續傳承」三大需求,而為子女留學鋪路,熱錢移動至海外置產,竟恰巧滿足這三大需求,「以房養學」在富人圈蔚為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