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自3月起要求清除及收受裝潢修繕廢棄物的業者,必須依規定進行網路傳輸申報,以此加強監管廢棄物去向,引起關注此舉是否影響裝修、清運價格的波動,建築師則建議,購買預售屋的民眾可透過「客變」來節省裝潢費,也能省去可能額外衍生的清運費。
「3月不設籍,5月哭無錢」!囤房稅 2.0 即將於今年 5 月首度開徵,全台約有 97 萬戶自住房屋尚未完成戶籍登記,可能面臨稅金暴增困境。財政部提醒,民眾必須把握 3 月 24 日前完成相關申請,否則稅率最高可能增加近 4 倍,明年才能回復自住優惠。
桃園市正式啟動全國首檔以社會住宅為標的的永續發展公債發行計畫,市府規劃於第一季完成相關作業,解決人口激增帶來的住房與交通壓力,同時為社會住宅與捷運建設籌措穩定財源,為地方法人治理的一項創新,能為全台地方政府樹立典範。
根據警政署統計,投資詐騙案件從2019年有1894件,至2023年暴增至11,775件,四年間激增6.2倍,其中有1067人涉不動產詐欺遭逮捕,詐騙集團擅長以投資LINE群,讓人短期獲利及訊息的關心陪伴,誘導受害者上當,就曾有個案落入圈套,痛失2325萬房產。
在居住正義下,政策不斷祭出各種措施,然而房價卻愈打愈高,明日央行理監事也有不少專家預測將有進一步打房措施,房產趨勢專家李同榮今(18)日指出,年輕人不僅買不起,甚至租不起,原因就在於政府房產政策一直有「人不對、事不對、時不宜、錯不改」四大問題。
國稅局對逃漏稅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強,近期,中區國稅局豐原分局成功查獲一起房東逃漏稅的案例,當事人原聲稱房產為空屋,屬於閒置資產,並未有任何收入,卻遭一名租客向國稅局檢舉後,稅務人員調閱水電費帳單,發現這位包租公將房屋分隔成十間套房出租,卻未依法報稅,漏報所得達 114 萬元,最終連補帶罰共計 21 萬元,並被列入「租賃所得追蹤」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