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照顧力道不足?財政部統計顯示,全台 100 萬租屋族中僅 2.5% 申報租金抵稅,近半數房客因恐懼房東報復不敢申請,OURs 都市改革組織、崔媽媽基金會等民間團體今(11)日與跨黨派立委召開記者會,要求內政部針對已加入租金補貼系統的租賃雙方進行專案宣導,並呼籲財政部設置「房客抵稅申訴專線」,讓租屋族實際受惠。
財政部再調房屋課稅標準,引發市場議論,認為政府又再為打房出手,除了央行透過信用管制限縮貸款額度外,行政部門亦以提高稅賦的方式加碼,對當前出售獲利的屋主課以重稅,貫徹國父平均地權「漲價歸公」的理念。估價師提醒,新規定以建坪單價作為高價住宅標準,此舉將直接衝擊都會區內的高單價小宅市場。
據財政部最新統計,去年個人房地合一稅寫下歷史新高684.4億元,雖然12月份受打炒房效應影響,出現2023年8月以來首次負成長,全年營利事業與個人全國的房地合一稅收仍高達975.7億元,再度刷新歷史新高,並且繳稅王由新北市超車台中市。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近日再次針對房地合一稅制作出說明,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根據現行規定,取得房地產所有權後所支付的金融機構借款利息,屬於使用期間的相對代價,不得列為計算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的可減除費用。
地價稅即於 11 月 1 日開徵,各地稅捐機關陸續提醒納稅人如何運用相關優惠政策節省稅負。從多屋族如何利用成年子女戶籍達成地價稅優惠,到多人繼承土地應對策略,各種案例凸顯出稅務規劃的重要性。
房市盛況吸引不少人抱持投機心態進場,更出現為了申辦更好的貸款條件,找人頭「借名登記」。專家指出,千萬不要因為朋友請託或一點人頭報酬,就答應讓別人把房子登記在自己名下,除了要擔心被查緝後,影響個人信用評分與未來權益,還可能被設局詐騙,而揹上巨額貸款,結果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