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地產市場在疫情及雙重新制同步實施下,商用不動產面臨買盤結構性及突發性的變數,國外不動產調查機構指出,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會出現交易模式、專業轉型、商圈移轉、電商供應鏈、新型態產品等五大趨勢轉變,對疫後的商用市場仍維持樂觀展望。
據CCIM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最新調查,在專業投資人對第2季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中,五項指數均較上季大幅下跌,但以土地開發產品信心最高;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表示,長期來看,因土地仍是所有產業必備的原料,因此「土地開發」的信心指數仍呈樂觀的局面。
好宅代銷業者自身也想收藏?根據實價登錄顯示,負責代銷信義區豪宅「聯合大哲」的璞園建築團隊以旗下的「璞園開發」名義購22樓戶。專家指出,過去代銷公司銷售豪宅,也曾出現自購的紀錄,並為高樓層、具視野景觀的優質戶別,轉售有一定獲利,顯示無論自用、投資皆適宜。
此波疫情來襲,政府拉高至三級管制因應,重創國內特定的內需產業,統計國內上市櫃主要經營餐館類生意的公司,5月營收平均年減約3成,而在疫情發生之前的調查就顯示,餐飲業經營困境上,人事成本過高與租金支出高分別名列前兩大困境,疫情發酵店家暫停營業加上相關支出壓力,對於中小型的餐館經營更顯困難。
前興農牛訓練基地「興農山莊」求售超過5年卻苦無買主,近期又在網路上傳出拋售訊息,且相較於2016年開出2.5億元價格,大砍1億、開價僅剩1.5億,當地仲介認為,目前觀光產業深陷疫情危機,「興農山莊」若要再次以度假村型態出發,難度頗高,不如改做為「納骨塔」使用,反而更具投資效益。
北市老牌建商皇翔建設已8年未推住宅案,但近1年來動作頻頻,尤其參與北市都更案不遺餘力,根據統計,皇翔積極於北市各區購地,做都更案,且積極參與雙北市公辦都更案,近1年來已砸數百億資本,未來似乎將繼續於都更路上深耕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