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金聯有史以來最大筆土地標售案,位於雲林北港的4.5萬餘坪土地,在前董座施俊吉與呂政璋的換人風波下,更加聲名大噪。台灣金聯今(27)日宣布,打鐵趁熱,將自12月1日起為期45天,進行「北港工業用地」公開標售,採全部土地4.5萬餘坪為一標,底價32.3億元,並訂於1月15日開標。
房市在今年上半年交易火熱,第二季高峰期,平均單月預售揭露量達平均達 1.6 萬戶,不過自8月銀行爆出「限貸令」,接著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買氣一路降到冰點,預售屋也浮現解約潮,其中以高雄最為明顯,成為解約重災區。
台積電高雄2奈米P1廠今日舉行進機儀式,由於過程不對外公開,市長陳其邁受邀觀禮後指出,由於全球的半導體對先進製程晶片的需求強勁,導致本應是明年中進機,在年底生產的行程,直接提早半年時間進機,不過周邊房價都早已反應。
根據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內政部戶政司資料,對比台積電設廠議題發酵前,高雄市從2020年至2023年,自高雄遷往北北桃地區的北漂人口呈現逐年減少,近4年減少約8.2%,而同樣具台積電設廠紅利的台南市,北漂人口同樣逐年減少,減幅近一成,顯示從南二都漂向北方的北漂族,似乎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購屋預算有限,想買屋齡10年內的千萬宅,房仲曝十大交易熱區,北中南皆有行政區入榜,以交易量來看,近一年最為火熱的為高雄楠梓區,而以居住空間大、性價比來看,專家則認為台中梧棲、清水區為CP值較高的區域。
房價還能撐嗎?銀行房貸水位拉「緊」報加上第七波房市管制措施,房市瞬間降溫,交易量大幅縮減,不過觀察實價登錄,對比歷次央行推出房市管制措施前後的房價變化,數據顯示,過去六波房市信用管制,房價上漲與下跌各出現3次,但從長期趨勢來看,房價整體仍然持續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