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詐騙案件頻發生,讓民眾措手不及。近期,詐騙集團利用「假投資真詐騙」手法,對擁有不動產的民眾進行詐騙,由於案件層出不窮,引起新北市地政局的高度警覺,特別採取一系列強化防範措施;尤其當民眾在進行房屋或土地交易時,極易成為詐騙的目標,誤信「高報酬」的假投資計畫,甚至因為不了解地政登記程序,成為詐騙集團的受害者。
根據警政署統計,投資詐騙案件從2019年有1894件,至2023年暴增至11,775件,四年間激增6.2倍,其中有1067人涉不動產詐欺遭逮捕,詐騙集團擅長以投資LINE群,讓人短期獲利及訊息的關心陪伴,誘導受害者上當,就曾有個案落入圈套,痛失2325萬房產。
不動產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近期北市爆出「台版地面師」詐騙案,涉案金額高達上億元,連建商也成為受害者。桃園市議員黃敬平在市議會針對地政局工作報告時,特別提醒地政局需參考類似案例,加強防詐機制,避免民眾落入詐騙陷阱。
電話詐騙、網路詐騙、交友詐騙,各種詐騙層出不窮,就連租屋也常出現詐騙案件,對於求屋心切的房客來說,很容易不設防就受騙上當,而且不只房客被詐騙,就連房東也常被詐騙。
買房眉角多,買屋、裝修一般來來說,都是一生中最大一筆消費,但卻是頻率最低的消費行為,也因如此,糾紛案頻傳,買房若沒有在交屋時仔細檢驗,對於未來居住品質都會有影響,甚至花錢當冤大頭。住宅消保會今(26日)日即指出,近四年來掀起驗屋需求,但在網路搜尋驗屋,超過數十家的驗屋業者跳出,要慎防驗屋蟑螂。
房屋的買賣金額很大,動輒千萬元起跳,而且稅賦煩雜,還沒有成交就已經頭皮發麻,因此,有專業的地政士協助,不僅省下能麻煩、節稅,甚至還能減少損失。但交易過程只要有一方聯合詐騙買(賣)方,事情就相當麻煩。由政大不動產研究中心與中華民國地政士公會全聯合、台北市地政市公會、新北市地政士公會共同舉辦「交易安全 vs 雙地政士制度」論壇,會中向全國地政士公會理事長與民眾大聲呼籲「雙地政士」的優點,未來在房屋或土地交易路上,雖多花一些錢,但卻可以保障交易會產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