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全球資產公司調查,全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量來到 1,342 億元、土地市場交易量為 570 億元,辦公類產品較強、廠房等工業地產交易呈現量縮格局;展望 2024 年,信義全球認為景氣有機會回春,產業投資動能轉趨積極,商用市場將出現「量緩增、價緩漲」的格局;,建商一甩觀望態度,明年會更積極進場獵地。
截至11月底,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已達 1,486 億元 ,雖然未達 2021 與 2022 年的水準,但是也已超過 2019 年的 893 億元與 2020 年的 1,268 億元;綜觀今年壽險業與建商態度保守,企業成為主力買盤,不僅自用自主性強,還可以將多餘空間外租,一舉兩得。
高力國際調查近5年來五都及新竹縣等區域內,共15處主要工業區地價走勢,調查指出因低基期的關係,越往南部走,漲幅越明顯;高雄市本洲產業園區漲幅達125%最驚人,其次為台南市麻豆工業區漲幅達89%,第三則是高雄市大發工業區漲幅達56%。盤點這15個主要工業區,除新北市少數幾個地價基期已高的工業區,其它工業區5年地價漲勢至少2成起跳。
潤泰新(9945)董事長簡滄圳今(9日)日指出,「工料雙漲,土地也沒有比較便宜,房價沒有下跌的條件」!認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在7月上路,其實反而暫時抑制了房價的上漲,讓開發商與消費者心理上的拉鋸,預期半年後,就是「夢醒時分!」看不到期待的下跌,買盤就會出來了。
儘管台中土地交易放緩,但位處太平非都市計畫內、可做廠房使用的丁種建築用地,卻逆勢頂破天花板,近期陸續出現3字頭成交價。在地仲介也指出,相較於工業用地,丁建具備高容積、環評管制寬鬆等優勢,也讓特定行業獨鍾此物件。
2014年在房市反轉之際,原豪宅林立的板橋遭到重創,但近幾年伴隨全台房市極速升溫,板橋房市也大有重返榮耀之勢。實價登錄資料在去年即有5筆住宅成交單價衝破9字頭,而在地專家則指出,高於市場行情的銀行鑑價會跟不上,另外,從數字來看,12月成交量對比去年呈現腰斬,對於今年房市看法,已從「量縮價平」轉為「量縮價緩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