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不動產商高力國際公布2023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投資調查報告,指出土地交易及不動產交易急遽下滑,商用不動產交易額僅150億元、年減幅逾63%,已來到近年來的新低點;土地買氣更差,僅145億元、年減幅逾73%,六都除了台南不減反增,其餘五都都呈現至少7成的下滑,其中以台中市衰退幅度最大,首季僅3.9億元,對比去年同期57.8億元、年減幅逾93%。
經濟驟變、接連打房與升息,房市不單住宅買氣熄火,連商用不動產也跟著降溫,過去三年建商因為低利,資金取得容易,全台獵地補足商辦土地庫存,但隨著經濟不確定性增加,企業客戶擴張保守,產業對於辦公室的需求也走向精緻且客製化。商辦及廠辦的買盤明顯由大火熱炒,轉為小火慢炒,截至2023年目前為止,成交量相較去年及前年同期大降6成。未來建商可能因買氣出現斷層,需透過長期租賃模式消化手中「超量」的商辦及廠辦推案。
升息威力顯現,儘管2月工作天數增加,仍救不了房地相關稅收。財政部公布統計,土地增值稅連續11個月負成長,契稅表現也黯淡,房地合一稅單2月僅微幅成長,前二月金額更創同期首度負成長。2月實徵淨額57億元,稅徵起件數4萬2443件,較去年同期減少25.9%,財政部分析主因在去年有大額繳納案件導致。
今年央行已連續三次升息,加上通膨國內景氣燈號已是綠燈下限,消費者信心指數創13年新低,消費信心疲軟,也衝擊民眾購屋意願,購屋態度轉趨審慎,市場以自住首購、換屋為主力,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國內各大房仲業者的9月門市交易量,在傳統旺季下僅較上月微增,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年減1至3成。
仲量聯行今(28)日舉辦2022年第三季季報記者會,資料顯示,商辦交易前三季表現保守,總投資額來到 74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3%,仍超越疫情前2019年694億元水準;土地交易前三季累計 1,33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32%,為歷年第四高。雖然戰爭、疫情等不確定因素仍存在,全球不動產投資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有34%投資人仍看好未來半年發展。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於台灣時間22日凌晨無意外宣布連三度調高利率3碼,但過去所謂利空出盡,當日全球股市反彈的戲碼,這次改為全面收黑,預示市場對未來升息、經濟衰退的疑慮。今央行Q3理監事會後決議升息半碼、升準一碼,但不再加碼房市信用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