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屋齡飆升,老屋也常見出現滲漏水問題,不僅影響房價,也可能因為鄰居之間的滲漏水處理程序錯誤,從滲漏水修繕演變成鄰居間互告的情況,住保會即指出,老屋長年風吹日曬雨淋加上台灣還有地震因素,預估七成以上會有滲漏水問題,原因包括水路管線、水泥牆體裂縫等,並且就有案例住宅漏水,問題源頭並非上下樓鄰居。
基泰建設(2538)造成大直鄰損案,今(26)日下陷嚴重的鄰房25戶已進行拆屋作業,市府表示,希望10天內拆完,並且將在本周四舉辦公辦都更說明會,而昨晚基泰宣布,旗下市值超過百億元的「基泰忠孝」商辦大樓將出售,雖引起外界對於其財務能力的質疑,但反倒激勵今日股價開高走高,漲幅一度逾9%。
大直建案發生鄰損塌陷案,基泰建設昨晚由總經理馮先勉與災民面對面舉行會談,除了再掀起不同爭議,住戶間對於重建、該由誰建等問題,同樣也有不同聲音,馮先勉更再重申先前談都更,已有九成以上同意,就是有兩三戶非常不配合,而基泰喊冤的「1坪換1坪」被說趁火打劫,專家也實際試算,換回含公設坪或是換回為實坪,兩者價值的確是差別頗大。
基泰建設新建案「基泰大直」因施工不慎,造成鄰損事件,至今撤離近440人、201戶至22家旅館,而緊鄰建案的鄰房,為坍塌最嚴重的共有25戶,未來將被安排移居到南港基三社宅,今日總經理馮先勉也坦言,先前即有談過都更一起蓋,並有九成已簽訂合建,當時一坪只能換不到0.7坪,現在基於賠償負責的心理,才會提出「一坪換一坪」,希望居民不要出錢能舊屋換新屋。
近年發生多起建案發生爛尾樓事件。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指出,現行規定價金信託委託人是賣方而非買方,民眾預付的購屋款項恐付諸東流,呼籲修法將信託擔保的委託人改為買方,或是讓買方信託價金款項有優先受償權利,才能有效保障買主權益。
買房是人生大事,但消費糾紛也層出不窮,除了最怕買到爛尾樓外,據內政部統計房地產消費糾紛,以往「交屋延遲」糾紛每季平均約15、16件,但去年起暴增至每季超過30件,去年高雄預售建案即有建商未如期完工交屋,並且以「以原物料大漲」為由,要求每坪調漲3萬元才肯交屋,讓消費者急著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