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在9日鬆綁包括繼承取得房屋或簽訂一年內換屋切結書者,可排除在管制行列,不過銀行對於房屋鑑估值仍持保守態度,也讓貸款成數難以達到實際交易價格的八成,據永慶房屋估算,2025年預售交屋量全台將破10萬件,尤其熱銷的台中北屯、桃園中壢恐衝擊最大,若無法在短時間內籌措到額外的資金,可能會面臨交屋的違約風險。
一名男子花了2千多萬元買下市中心精華地段的房屋,但裝修時經鎮檢鑑定房屋氯離子含量超標是海砂屋,他提告要求退還房屋且賣方須還錢,法官判決原屋主要還購屋款,且須賠償買賣過戶辦理的契稅等費用2萬多元。
全球房市不平靜,建商掀起倒閉潮,接著下波就需解決隨之而來的爛尾樓問題,而台灣建商體質相對良好,不過近年也有三大爛尾樓事件,包括中和「青慕淳」案、樹林「凱旋大苑」案、北投「泊山妍」案,專家指出現行履約保證是保證銀行債權優先取回,消費者往往是最後順位,地主戶更是有去無回,因此微調應記載事項有其必要性。
近年發生多起建案發生爛尾樓事件。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指出,現行規定價金信託委託人是賣方而非買方,民眾預付的購屋款項恐付諸東流,呼籲修法將信託擔保的委託人改為買方,或是讓買方信託價金款項有優先受償權利,才能有效保障買主權益。
據住展雜誌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底,北北桃竹等地新成屋、預售屋建案房型比例,仍以2、3房占大宗。其中,桃園2、3房占比達90.8%最高,新北89.6%居次,台北和新竹地區占比約78%左右。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雖說2、3房仍是市場主流,但因薪資跟不上房價漲幅,民眾可負擔房屋總價範圍受限,業者持續縮小房型坪數,並以低總價、高坪效等訴求吸引首購買盤。
「振興三倍券」於7月1日開始發放,各地代銷業者與建商紛紛搶搭防疫順風車,祭出看屋優惠甚至購屋優惠,吸引看屋民眾眼球,更有南部建案推出「1千振興券抵購屋款10萬元」,此外更有地方政府「你消費、送房子」,刺激消費,振興台灣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