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房稅過了,租金一定漲!要趕快去買房」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今(27)日表示,囤房稅2.0太急就章的通過了,而綠色通膨也會讓未來5年內房屋營造成本會增加15%以上,預估未來5-8年「房價還有20%漲幅!」呼籲政府應補貼加碼、鬆綁管制與加強獎勵引導。
「明年房市當然比今年好!今年有太多不利於房地產的政策、選舉干擾」亞昕董事長姚連地如此形容,也感受到新青安帶來的買盤,直言能干擾房市的政策都出盡了,房價仍穩,所以大家就出手買了!不過亞昕購地的腳步也沒有停,12日再公告買進新竹市府旁新竹福泰飯店大樓,姚連地表示,一直看好新竹市的未來和消費能力,只是土地少、難買,有好的標的就出手了!
截至11月底,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已達 1,486 億元 ,雖然未達 2021 與 2022 年的水準,但是也已超過 2019 年的 893 億元與 2020 年的 1,268 億元;綜觀今年壽險業與建商態度保守,企業成為主力買盤,不僅自用自主性強,還可以將多餘空間外租,一舉兩得。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分析,受經濟、政策等因素影響,壽險業、建設公司為兩大商用不動產大型買方,在今年投資動能卻雙雙熄火,壽險業交易金額不足百億元,建設公司也止於 500 億元交易水準。
平均房貸利率已升破2%,房價仍居高不下,買方購買力更受壓縮,據實價統計,今年各縣市購買大樓華廈的總價,僅台北市、嘉義縣有些微下跌,多數仍持續上漲,其中4縣市今年成交總價比去年還多超過1成,新竹縣市大樓平均成交總價都已超過1,600萬元,領先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等四都,緊追在新北市之後。
政府打房政策一波波,房價不跌反升,新案市場價格似乎不受《平均地權條例》新法上路影響,今年在非六都區域也頻創高價,不僅低於2字頭的新案幾乎絕跡,根據預售屋實價揭露資料,彰化縣、雲林縣、宜蘭縣、嘉義市及苗栗縣,非六都區域,都已出現4字頭成交單價,刷新區域房價新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