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台灣不動產市場展現非凡的成績,全台大型土地及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達新台幣 4,027 億元,年增幅達 53%。世邦魏理仕(CBRE)指出,這股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建商與自用型企業的購地熱潮,土地交易金額更較去年翻倍增長 116%,然而,隨著市場走向更加複雜,2025 年可能迎來新的挑戰。
隨著境外資金匯回 5 年閉鎖期即將在 8 月屆滿,市場預期商用不動產及住宅市場將受惠;在住宅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商辦市場補漲行情蠢動,部分辦公商圈可能再刷新天花板價。
深耕上海房市的鼎固-KY(2923),在中國官方相繼對房市推出救市政策後,對於救買氣的效果,鼎固總經理張能耀今(27)日坦言,很多政策都是在近期推出,現在變化很快,新的政策都是對房地產比較有利的,但要消費者恢復信心,那沒有這麼快,確實需要一段時間!
政府大力推動民間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累計金額突破2兆元,在龐大台商回流設立生產據點與企業總部的驅動下,商、廠辦交易快速升溫,而桃園地區工業用地更為當中翹楚。受惠交通鄰近雙北、價位相對合宜、且腹地龐大等優勢,近5年每年交易規模均超過500億元,其中又以「蘆竹」獨占鰲頭。2022年起即超越龜山、中壢,躍居全桃園工業地產交易王,全年成交金額高達94億元,反映企業自用與置產需求旺盛蓬勃。
近年吹起的軌道經濟,不僅捷運,只要靠近高鐵周邊的辦公大樓,都成為商辦市場上的焦點,仲量聯行發表 《高鐵辦公商圈永續建築調查報告》中指出,在淨零碳排的趨勢下,ESG綠建築結合大眾運輸系統的TOD開發已成為市場趨勢,更是符合綠色環保的土地開發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