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去年12月以來,已經第4次出手,展現對金融機構控管的決心,有助銀行降低授信風險,但近期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高,為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避免流供囤房、囤地之融資,只好再祭四大限貸。對投資客來說,不僅貸款成數受到影響,連小型建商不能養地,只要購地取得,就要趕緊開發。
中央銀行今(16)日召開第4季理監事會議,再祭第四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重點主要擺在降低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並針對囤房與囤地進一步限縮貸款成數。專家認為,央行此舉已對槓桿操作過大的投機客帶來資金壓力,若搭配相關部會近期的打炒房措施,殺傷力將相當大。
回顧2021年,台灣歷經了防疫有成、半導體技術居全球之冠與身居中美科技戰的關鍵地位,全年經濟成長率突破6%,上市櫃公司累計前11月營收成長達16.5%,其中商用不動產交易以「廠辦」最為熱門,全年交易金額達到487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約1倍。
隨疫情逐漸平穩,9月房市交易量仍維持相對高檔水準,觀察各家房仲9月份內部交易量統計,大致較8月持平,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部分有發展題材的區域交易價量有顯著的表現,與預期第四季旺季交易量相對樂觀。
根據商仲統計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交易報告顯示,單季維持千億元交易動能,其中前三季土地交易更是連續三年達2000億交易額,建商、壽險仍在全台大肆獵地,業者指出,雖然近期央行宣布第三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但對商用不動產的影響有限。
儘管央行祭出豪宅限貸令,仍擋不住資金狂潮入房市,根據實價揭露,今年北市單價200萬元的豪宅光是上半年就有22筆交易,相較去年同期成長逾6成,顯見雖然政府推出房地合一2.0,但富人資產持有5年以上不難,為抗通膨,因此仍積極「錢進不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