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房市不僅在新冠疫情壟罩下全身而退,移轉棟數甚至創下近7年的最大量,各都會區房價也全面突破歷史新高。專家分析,持續的超低利率環境不僅有利自住客,著眼於房地產保值效益的置產買盤也紛紛出手,是造就去年房市榮景的主因,且這樣的趨勢已經成型,至少未來5年內都不會改變。
交通建設是改變區域發展的關鍵,而有金控插旗布局的交通要地,更不容小覷! 在北台灣,受高鐵影響出現翻天覆地改變的區域,首推「青埔」。過去五年間,青埔進入快速發展期,舉目可見新住宅大樓林立。
在台灣不動產市場裡,金控向來扮演終極買家,仗著利息成本最低、資金量龐大、可持有期間夠長,只要金控出手,方向所指之處,幾乎都沒有對手可以抗衡。
自六月中旬政府大規模解封各項社交活動以來,國人的「報復性消費」讓台中內需市場為之大振,不少因疫情而歇業的知名餐廳也霸氣回歸,店面市場彷彿露出一線曙光。不過,市場專家卻認為,雖然台中不少實體店家選在市況回溫時開張營業,但營運也只恢復到過去的7成左右,店面市況至今仍是「如履薄冰」。
桃園機捷自2017年通車後已三年半,截至2020年5月止,總運量更突破7,624多萬人次,對此,機捷周邊房價也產生變化,根據實價資料統計機捷通車3年沿線周邊房價漲跌,A18高鐵桃園站漲近2成奪冠,連A22老街溪站也有16%漲幅,A20站從1字頭漲到2字頭,顯見捷運、建設利多帶動下,親民的房價逐漸成絕響。
儘管1月底疫情衝擊房市買氣,但台北市地政局公布最近實價登錄數據,2020年3月的交易價量,比起2月均增加1成多,住宅價格指數,其中大樓和小宅持續上漲,公寓則持續下跌,不過,交易量仍遜於去年同期,業者分析,不動產交易需以長線看待,但確實疫情的不確定性,使今年初交易確實些微量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