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壓力下,總價市場讓小宅逐漸成了雙北購屋主流,近五年房價漲勢更勝過大宅。據實價登錄,台北市、新北市近五年25坪以下小宅交易量持續攀升,其中,台北市大同區與新北市三重區小宅交易占比增長最快,而中山區小宅交易占比已高達50%以上,每2件交易就有1件是小宅。
新北市三重區建案鄰損事件,為基地面積97坪的小基地危老案,令各界熱議小坪數基地的改建難題。觀察新北市政府數據,截至去年11月中旬為止,新北市共核准587件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重建計畫,其中220件為基地坪數小於100坪的「鳥籠危老案」,並且有五案都低於20坪,最小基地面積更僅14坪的套房大小。
房價高漲加上家戶人口數持續創下新低,大宅需求隨之減少,小宅成房市主流,價格也快速飆升,統計顯示,近五年小宅房價漲幅已全面超越大宅,不過小宅戶數多,大樓即動輒上百戶,對應的管線因此也增多,一旦破損滲漏,維修困難度也提升,物管專家即直言,「在管路設計與維護空間配置上存在嚴重問題,可能影響建築物的安全性與居住品質。」
位於台中火車站站前的地標建築「台中李方艾美酒店」,近日傳出委託普華國際不動產公司公開標售,該棟建築物前身為金沙百貨大樓、也是台中中區第一高樓,重新整修後開幕僅兩年,就傳出標售消息,掀起市場高度議論。
全台屋齡最高的台北市,在危老條例上路七年來,已核准近千件,北車著名的南陽街補習街,近年就陸續出現危老都更潮,最新實價即揭露,7月由開發商以近3.7億元買下兩棟透天,土地共78.65坪,原本經營的補習班業者則搬至附近商業大樓。
宋姓民眾因社區柴油發電機廢氣滲入屋內,提告要求改善並求償20萬元,最終法院認定廢氣影響輕微且可透過關閉門窗等方式減少影響,判決宋敗訴。此案反映都會地區鄰里間生活難免的干擾與法律對相鄰權益的合理判定。